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南陽

國家級“非遺”文化 新野猴戲何去何從?

2014/10/8 14:25:18 點擊數: 【字體:

    不用搭臺,無需舞美燈光,只一塊空場,敲一敲鑼鼓,揮一揮鞭子,拽住猴繩子,吆喝一嗓子,便是一出好戲。這畫面便是俗稱“耍猴兒”的河南新野猴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

    可最近,在專業耍猴兩千年后,新野耍猴藝人首度因“非法運輸珍貴野生動物”成被告。連日來,4名河南省新野縣的猴戲藝人被拘引發熱議。

    其實,早在明清時期,河南新野民間玩猴就已經較為流行。那時,玩猴者多半將這營生作為養家糊口的生計門路,并代代相傳至今。新野猴戲作為一種地方民間文化,于2008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但是,人們對于猴戲的質疑從未停止過。有馴養繁育證,沒運輸證,帶著猴子去外地表演是犯罪嗎?作為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新野猴戲,如今該如何傳承,遺產能否當做飯碗?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碰撞,面對“殘忍”“野蠻”等質疑,新野猴戲該何去何從?

    有人說,新野玩猴藝人是江湖中人,是中國的吉普賽人,一副扁擔兩個箱,便可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他們帶著傳統文化的種子,走到哪兒播到哪兒。

    有人質疑,耍猴糊口,很不“猴道”。“野”是猴子的天性,抹天性而博眾人樂,是不人道,揮鞭子、強訓練,是不“猴道”。而頻發的“耍猴人當街暴打猴子”事件也不禁讓人猜測玩猴人的虐猴嫌疑。

    也有人澄清,拿鞭子只是表演需要,不是真打。耍猴人把猴子當成自己小孩一樣對待,相依為伴,不舍得打。

    有人說,應該給猴戲文化一個生存的空間,要規范執法、明確法律,莫讓這一文脈斷裂。十幾年前,新野猴戲藝人有數萬,現在僅剩四五百人,原本傳承就難以為繼,如今又面臨不明確的執法擠壓,傳承和打擊讓手藝人不知所從。

    有人質疑,時不同往日,文化遺產不能當飯碗。昔日的走街串巷,寨子口吆喝,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而是破壞。

    也有人澄清,遺產之所以為遺產,在于它的原汁原味。猴戲的精髓是它走南闖北的江湖氣,玩猴藝人每到一處,放下挑子便可成戲,若把它請進殿堂,那是一個動物表演,不是遺產。

    種種爭議,實際上是給我們的社會和文化管理工作者提出了課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2014-10-0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