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偉
印象中的南陽是個中小型城市,不寬不窄的街道橫平豎直,城市綠化還不錯,有蔚藍的天空、大片的綠地,還有美麗的白河。一座城市,有水就有了靈氣。南陽河多,有梅溪河、溫涼河、白河等,據說,幾十年前溫涼河里的水清澈見底,一年四季溫涼怡人。白河經過治理后,成為這座城市里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即使防洪時節,河水被抽干了,還可以帶一份童心到河底玩沙子。白河如南陽的眼睛,想起南陽自然就想起了白河。
南陽是個歷史悠久的小城,早在兩漢、三國時就出名了,東漢光武帝劉秀發跡于此,故南陽又稱“南都”、“帝鄉”。三國時南陽是主戰場之一,劉備在南陽新野賣過草鞋,諸葛亮早年躬耕于南陽,也讓南陽名揚天下。初到南陽,你可能迫不及待想去臥龍崗上的武侯祠,看那被劉備三顧過的茅廬。到了南陽,你會發現,著名天文學家張衡、醫圣張仲景原來也是南陽人。
南陽是個人文底蘊深厚的小城,在中華文化歷史上有著深刻的烙印。現在的南陽更以擁有“南陽作家群”在同類城市中顯得卓而不凡。南陽人對寫作的癡迷讓人難以想象,有篇報道里寫道: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孜孜不倦數十年爬格子,家里一貧如洗,最大的財富就是珍藏的一箱子報紙,這些報紙上有他的豆腐塊文章。南陽籍作家走出盆地后,依然有揮之不去的家鄉情結,如軍旅作家周大新,他的很多小說都寫南陽的人和事。濃郁的文風,催生了南陽眾多的報刊,學生時代我常在那些報刊上發表文章。
南陽人腦子活,肯吃苦,看看南陽的玉雕大世界就知道了。南陽的玉雕節富有盛名,大大小小的玉器廠遍布南陽,甚至老百姓也買了機器在家里做玉器。其實南陽只出產獨山玉,其它玉材料都是進口的。南陽是醫圣張仲景的故鄉,南陽人以此為契機,把南陽打造成了小有名氣的“藥都”。由此可見,南陽人不僅文章寫得好,生意也做得活。
南陽的美食小吃也不錯,比如燜面、胡辣湯、羊肉串、羅蓋肉、鹵豬蹄等。最具特色的是羊肉湯。湯和肉都沒有放任何調料,肉要掏錢買,湯隨便舀。盛羊肉湯的滾燙的大鍋里,大塊的羊骨頭在里面翻騰著,端著裝著羊肉的碗來到湯鍋前,舀一勺湯到碗里,再把湯潷出來,反復幾次,再把碗盛滿,然后自己放鹽、調料和香菜。當然還要買一個餅,掰成小塊泡到碗里。后來我到西安的回民街吃羊肉泡饃時,覺得除了咸外,沒有什么味道,不如南陽的羊肉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