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南陽漢畫中,表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畫像特別多,但大多都是單獨的,唯有一塊長96厘米、寬49厘米的漢畫像石,畫面集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于一石。該石上刻朱雀,下刻玄武,左刻青龍,右刻白虎(如圖示),布局合理、線條優美,是1972年6月在南陽市唐河縣漢墓中發掘的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最初是指天空中的四個星宿,代表四個方位。因與漢代社會的思想意識密切相關而演變為四方之神,被稱為四靈。《三輔圖》曰:“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證四方。”朱雀為南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青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
在古代,龍是皇權的象征,又是祥瑞之物。《瑞應圖》云:“舜東巡狩,黃龍負圖,置舜前。”漢畫中出現的青龍,有的代表祥瑞,以示吉祥如意,有的是作為升仙乘駕的神物。尤其在漢代,龍既是一種瑞物,又可乘之升仙。古代神人多乘龍而行,如祝融乘兩龍,顓頊乘龍而至四海,黃帝乘龍而升天。龍在漢代五行觀念中又被視作代表東方的神獸。
白虎一般出現在漢代畫像石墓的墓門上,或與青龍分別作為單獨畫像刻在墓室的過梁兩側,用以辟邪。《風俗通義》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在漢代五行觀念中,白虎被視作西方神獸。
朱雀即鳳凰,在古代被尊為鳥中之王,是祥瑞的象征。最初為東方部族所崇拜的圖騰,其狀如錦雞,五彩毛羽,生性高潔,飲必擇食,棲必擇枝。相傳鳳凰見則天下太平,所以朱雀在古代的影響與龍不相上下,成為讖緯玄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被視作代表南方的神獸。
玄武,形似龜而有蛇鱗,為龜蛇合體之物。龜有升仙的靈性。洪興祖《楚辭補注》云:“玄武為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玄武一名由此而來,它與南方之神朱雀相對應。
南陽漢畫中的四靈圖,為研究我國古代文化,藝術提供了可靠的圖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