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三皇姑和祖師爺都相中的香山這塊風水寶地,都想在香山建寺修行,二人商定農歷二月十五在香山見面,到那時決定誰為香山之主。香山東面有大龍山聳峙其左,西面有小龍山(今紅石山)盤桓其右,有“二龍戲珠”之美稱,故又名火珠山,有這樣的風水寶地,哪個神仙不愛呢?三皇姑多了個心眼,她提前三天把自己的一雙繡鞋埋在香山上,待二月十五兩人趕到香山,三皇姑從土里扒出自己的繡鞋,說自己早就占據了香山。祖師爺見三皇姑耍了手段,悻悻下山,往別處修煉去了。占據了香山,三皇姑著手籌建寺院,經過數日操勞,準備工作就緒,于是,修建香山寺的工程開工了。
這一天夜里,三皇姑擔了一擔水,急匆匆向香山趕去。香山缺水,建這個大的寺廟,離開了水怎么能行?列為,三皇姑擔的水可不是一般的井水、河水,這擔水是她求王母娘娘從玉凈瓶中倒出的水,這水一旦倒入香山井里,將取之不完,用之不盡。臨行前,王母娘娘再三囑咐,必須在第二天雞叫之前把水倒入香山井里,否則……再說三皇姑,但著水走到余東北嶺上,已過半夜時分,走了這么遠的路,離香山不遠了,不會誤時的。正當三皇姑稍息起身時,突然雞叫,三皇姑無奈之下只好把水擔放下走了。后來,放水擔的地方形成了兩個水池,一個叫黑龍池,一個叫白龍池。黑龍池黑不見底,撈出魚蝦背黑;白龍池池水清澈透明,撈出魚蝦背白。后人為了紀念三皇姑的修行壯舉,形成每年四月初八的廟會,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