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魯山縣志》載:“康熙七年(1668年),總兵林順奉旨率43名將官和806名兵士,自福建同安起兵,來魯山縣屯墾。44名屯墾將官,總兵為林順,字存侯,廈門人;副總兵江芳,字蘭洲;參將陳雄、陳樞……”清乾隆《魯山縣志》又載:“奉旨駐魯山屯墾,迄今七十余年,老者歿,少皆老,新齒森森,耕讀樂業,服徭役列庠序,與土著者無異矣。”清嘉慶《魯山縣志・烈女傳》中載:“劉訓妻陳氏,屯田參將陳樞之女。”
根據史書記載,老將莊村陳氏始祖是陳樞,即當年屯墾魯山44名將官中的一名參將。陳樞字拱薇,昭勇將軍振軒公長子也。先世河南光州固始,唐末從征至閩,居泉州府同安縣浯洲斗營。簪纓世系,代有傳人。康熙初年間,敕授公為昭勇將軍。五年(康熙五年,1666年)移居河南府(今洛陽市),七年(康熙七年,1668年),督墾魯山東南參將莊。元配夫人何氏,無嗣;繼配夫人韓氏,生子一,諱土良,產業漸起,瓜瓞俱綿,逐家焉。明崇禎癸酉十月二十九日生,康熙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年)六月初六卒,七十有九。
客家陳氏遷魯屯墾是當年清政府的一項戰略決策,對于妥善安置這部分將士起到了積極作用。他們抵魯后,一邊開荒種地,發展經濟,一邊維護社會治安,除此還接受朝廷調遣作戰,更有立功者,受到嘉獎,載入史冊。陳樞到老將莊時,這里荒蕪一片,沒有人煙,他率領兵丁披荊斬棘,修建房舍,犁田開荒,種莊稼,種蔬菜,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土地越開越多,人口越來越眾,村莊越來越具規模,人們出于對陳樞的尊敬,將這個村稱為老將莊,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