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會場。照片正中為受降席(中山先生畫像前下),受降席對面為投降席,兩側為記者席和軍官席,樓上為觀禮席。葛頓南(John Gardner)攝 (注:葛頓南是美國人,時為遠征軍聯絡官)
閱讀提示
受降儀式選擇在“三九良辰”1945年9月9日9時開始,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為防止意外,警衛的沖鋒槍中都沒有裝子彈……
66年前的昨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來自平頂山市的史定坤,當時就在投降儀式現場執行警戒任務。昨日上午,這位87歲高齡的老人,希望能夠通過自身講述,來記錄下這個中華民族歷史上值得永遠記住的瞬間。
坎坷身世
從被抓壯丁到參加遠征軍赴緬對日作戰
史定坤1925年出生于平頂山市湛河區九里山街道李堂社區,當時還屬寶豐縣管轄。他17歲那年,家鄉遭遇大饑荒,全家逃荒到駐馬店地區泌陽縣深山區,他的父母和弟弟都被餓死了,只剩下史定坤一人四處討飯、打長工。
1943年,史定坤曾數次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由于沒軍餉,每次他都偷偷溜走。直到有一天他逃到南陽時,被湯恩伯的河南第一補訓處抓住,這次一人一天1公斤麥子,還有軍餉,史定坤暫時安定下來。當年年底,他被運到西安。
1944年,國民黨政府組建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美國人親自上陣挑選,從4萬人中選出3000名身體條件良好的,史定坤被選中。同年2月,他被補充進國民黨新六軍,乘坐飛機從喜馬拉雅山半山腰的駝峰航線飛到印度汀江,隨后趕到緬甸。換上嶄新的英美裝備后,開始與日軍在叢林中展開戰斗。
1944年9月,日軍在湖南發動湘西會戰,史定坤又被空運回國。此時,他所在的新六軍由于裝備精良、機械化程度高,成為國民黨軍隊中的老大,被稱為“王牌中的王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新六軍很快來到南京,接受日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