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竿的霸王傳奇
民間的智慧往往出人意料。一根普通的短竹竿,鑿上孔,穿上銅錢,就成為舞蹈的道具。在未見到霸王鞭前,我絲毫沒有想到,這個叫“鞭”的道具根本不是一根鞭子,它竟然是一截兒短短的竹竿。
關于霸王鞭的傳說有三種,其中兩種與西楚霸王項羽扯上了關系:
第一種稱,楚漢相爭時,項羽軍隊一路凱歌,所向披靡。每攻占一座城池,項羽便在馬上揮鞭歌舞,舞之興處,便令兵士折木為鞭,共同歡舞慶祝。其歡快的舞蹈場景,引起百姓紛紛效仿,逐漸由軍營傳入民間。這個傳說經平頂山市葉縣仙臺鎮董寨村的老藝人董花岡、董尚奇之口而流傳下來。
第二種傳說來自商丘睢縣城郊鄉湯廟村:項羽兵敗自刎后,有位姜姓將軍在護送項羽亡靈回歸江東故土時,為懷念項羽,獨創了一種舞蹈,由跟隨項羽身邊的28位將士組隊,隊前一人手捧軍帽代表項羽,邊揮鞭,邊吟唱項羽自刎時的慷慨悲歌。后來其流傳民間,成為祭祀活動中的表演。
第三種傳說跟另一位霸王有關。這個霸王叫石勒,因不滿西晉王朝的統治,率眾反抗,建立趙國,史稱后趙,石勒也被當地民眾稱為“霸王”。每次戰斗勝利后,士卒手舞足蹈,舉槍揮鞭舞之。這種即興舞蹈形式由軍營傳入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