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注:三水匯流七里河(四)

2013/11/9 17:09:34 點擊數: 【字體:


    倉頭鄉淺山連綿,白河、禹王河擺蕩而下,鄉政府就在兩河環抱里。因地貌形若船艙而名倉頭。西北望,八百里伏牛茫茫蒼蒼涌向天外。東南行18.5公里,是歷史與現代縱橫交織、物意人情皆悠久的魯山縣城。兩道水系沖積出的這片平川,正好似伏牛山漸行漸歇飄飄落下的斑斕斗篷。新石器時代到而今,多少歷史典藏收卷在這片斗篷中。鄉政府后院樹高廟古,相傳,青磚老苔圍起的一丘陵墓,是造字祖先倉頡的古冢。倉頭雖無大山,也曾林野茫茫草澤豐美,是一處天然糧倉。這里西北近河洛,東北鄰汴梁,風云人物輩出。上世紀初,這里就走出了兩位高級將領。一是娘娘山下相莊東溝的李鎮亞,他拉桿興兵而成為國民軍軍長。相鄰的劉河村,則是愛國志士任應岐的老家。倉頭,乃至魯山縣,當之無愧是中原歷史風物的微縮版。許多樸素的真理和精湛的技藝在這里生發,并且長久地留存在民間。

    所幸的是,七里河至今還不失它的農業性和田園性,雖然采沙讓河床沉降變成了泥河,但它曲折蜿蜒在山野,憑肉眼看,還是一條清流淙淙的河。再沒有比順著這樣一條河流漫步更愜意的事情了。

    出魯山縣城西行至董周鄉境內的康莊公路橋,就見七里河自北而南款款而來,兩三米寬的水流左右擺蕩,河道不過百米。向下去漸行漸敞,河床在二三百米之間,因采沙下降兩三米,流水的地方成了低槽,兩岸沙灘掛有三四指厚一層油泥,全栽了楊樹。河灣里開花和不開花的草,嫩活又繁盛。七里河不是大河,卻也是一條恩養人的河。明水滋養土地,潛水也被挖坑打井抽上來養木耳。到收木耳的季節,公路兩邊一米來寬連綿不斷,是黃背木耳鋪成的另一條河流。

    1956年一場大洪水,左沖右突,造就了七里河現今的樣貌。兩邊陡岸與沙灘此起彼伏,躬起一個大灣,就是一片樹林。高岸上村莊相望,阡陌交織,一望無際都是長麥長豆長油菜的好地。康莊橋北行百余米,有處昭平臺水庫東干渠倒虹吸工程。渠水打個U字彎,從河西拱到河東,揚波東流,日夜不息。渠北靠河有80多畝桑園,聽康姓女主人說,這片桑園每年能養十幾張子的家蠶。一張子出3萬多頭蠶,收成好,能結百十斤好繭。河在虎頭嶺下的房莊自然村折向東,爾后甩頭北去。房莊所屬的河道,三年前承包給私人挖沙,沙挖完后,沿岸打樁網上鐵絲,圈起來種樹。一河上下承包模式大致如此。窄的地方在誰家地頭歸誰,寬的地方丈量給承包者,挖沙,爾后種樹。品種楊十幾年就能長成直徑160厘米的大樹,按現價一立方米兩千多元,效益是眼見的。但楊樹好了,河水就小了,這真是件兩難的事。房莊組屬孔莊行政村,七里河在這里繞了個2.5公里的半圓,幾個自然村都被圈進去了。沿岸80%的人家都種黃背木耳,多的種3萬多袋。不靠河的人家,用昭平湖北干渠的水,也有打深井的。這是村民的一項大收入。與孔莊地頭搭地頭的,是土樓王行政村,河在這里折一個Z字,盤出兩灣好田地。1970年代,村里打起四道攔河壩,眼前有兩個還用著,清水白鴨,洗洗涮涮澆樹澆園都方便。

    走過幾個樹茂花明的村莊,河水漸行漸寬。到常莊行政村,百多米寬的河道,楊樹如帶,嫩葉褐紅,明艷得像油畫。中間3米多寬的河水在沙底兒上流淌,清清的不生藻草生魚蝦。幾個村民正抽水澆地,聽說已經澆200多畝了。白花花的水噴灑在麥田里,帶起泥味兒的麥草香,風吹蕩蕩,莊稼高興,人也高興。又繞兩個大河灣,就到了沈溝行政村和沈莊行政村。村民沿河打井,也是家家種木耳。左岸有支流清岐溝,2.5公里長,源頭在喬家莊自然村和閻溝自然村,兩道6寸管量的溪水,一年四季不斷流。

    七里河在沈莊分開兩岔,白河向北,禹王河向東北。禹王河50~60米寬的河床上望不斷的還是楊樹。只有中間10~15米寬的一溜走水,三寸管水量湯湯流。河多是泥底,不時有村民挖透河井抽水澆地。沈溝村有條支溝,二寸管水量,三公里匯濟禹王河。再上去是何家莊,已近倉頭鄉地界。上游低丘淺陵,到這里地勢一沉,潛水涌出,4寸泵不停地抽也不見淺小。從王窯自然村拐向右岸,兩坡夾一溝,又是一條常年支流。上源分三岔,堰底出泉,6寸管水量,供王窯組300多口人吃用,余水注入禹王河。相距不遠,倉頭鄉劉芳莊自然村東半里處,有三四畝大、兩米多深的水壩,攔刺柏嶺下濺水濕地來水,濕地六七畝,出水很旺。水壩下的溝中又有二三畝濕地,一半是泥,一半是濺水。匯流成溪,過魯古路橋,流進禹王河。

    去年5月到今年4月,幾經采訪,終于理清了七里河的源流脈絡:馬不跳河、白河、禹王河,繞山過嶺三水匯流,主河道行程29公里,在武莊自然村東南匯入沙河。(曲令敏)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09-06-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