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注:溫泉宛在關山間

2013/11/11 11:57:20 點擊數: 【字體:


    過中湯溫泉東去10.5公里,即到下湯鎮。溫泉在下湯街西北角出露,距沙河150米,舊名湯谷溫泉,后因商后良夜常浴之,《水經》稱之皇女泉。曾有7個奇熱大泉,水溫在63攝氏度左右,總流量30.71立方米/小時。泉湯礦脈深遠,令人稱奇。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水溫突然升至73攝氏度。同年河北唐山地震,水溫又突然降到54攝氏度。

    酈道元《水經注·汝水》載:“水又東徑胡木山,東流又會溫泉口,水出北山阜,炎勢奇毒。腐疾之徒,無能澡其沖漂。救癢者咸去湯十許步別池,然后可入。湯側有石銘云:皇女湯,可以療萬疾者也。故杜彥達云:然如沸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飲,多少自在。四十日后,身中萬病愈,三蟲死。學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酈道元時任魯陽太守,這位“執法清刻”的廉吏,窮其一生,用心血和腳步印記了1252條河流,最終被奸人逼困陰盤驛亭,鑿井十幾丈竟不得一滴飲,力竭,和弟弟道峻及兩個兒子一同被戮,血祭了他酷愛并為之立言的大好山川。千百年歲月隨水東逝,古人渺矣!溫泉宛在。

    據老街村的趙占生、任長青等人回憶,現今鎮幼兒園所在的地方,舊有龍興寺,香火很旺。明末遭戰亂,寺廟被林莽掩蔽。后人伐樹,發現廟宇尚存,神胎完好。廟院中有五棵一摟多粗的古柏,1960年代蓋大禮堂時放倒作了通梁。彼時寺門外有幾畝大的一片草湖,湖中熱泉涌冒。人們趁溝挖坑,壘池為堂。湯恩伯部蔡禮成營長駐防下湯時,在近旁建成一道新街,又在溫泉出露的地方蓋了三間澡堂。用廟里的石碑砌成湯池,周日女人洗浴,其他6天男人洗浴。澡堂屋頂是荊芭里子、白灰苫瓦,中間平、兩頭耷拉,上面開有兩扇天窗。荊芭漚壞后,改成三間平房。1960年,又蓋三間門朝西的女湯池。近年來,沙河河床淤高3米多,澡堂排不出水,1989年自舊址向北挪20米重建,形成如今的規模。

    2007年12月6日下午,筆者在熱泉涌冒處聽洗衣服的村民七嘴八舌地介紹說,先時這條60多米長的溪溝里到處出熱水,挖有三丈長的泉塘,六七個池子都是自流。水熱得馬掉進去一會兒就燙死了。1997年以來,先后打了6眼地熱井,幾家大賓館的水泵一開,外面就不出水了,水泵一關,泉眼才又涌出來。

    下湯鎮地處關河要沖,歷代為馱隊、商旅必經之地。柞墩養蠶和手工造紙聲名遠播。過往商隊去時馱紙,回程運鹽,是這里持續上百年的人文景觀。據趙占生等幾位老人講,由于戰亂頻繁,這里的造紙作坊幾經盛衰,最多時發展到200多家。上世紀50年代初,全村紙作坊還有近百家。制作粗紙,三分之二是稻草,三分之一是構樹皮。先把樹皮扎成2.5公斤左右的小捆,盤成團兒擱溫泉水中泡7天,撈出來扔石灰坑里涮涮;坑邊支著3個直徑1.5米的大鍋,醮過石灰的樹皮在木棍箅子上旋起一人多高,拿黃泥糊嚴實,點火蒸十天左右;擔沙河里浸泡三天,沖凈石灰渣;曬干后再泡三晝夜,摳凈樹皮,扎成纂兒;擱化了白堿的熱泉水里醮醮再蒸兩天,裝進荊條筐去沙河淘,撈上來比麻批兒還白;揀凈雜質,砸成餅。純樹皮不摻草時,一人踩礁,一人邊續穰邊卷餅,砸出來的餅像布一樣,比粒麥還薄,一卷十四五公斤;拿6寸寬2尺長的切穰刀切成一扁指寬的條兒,擻擻扔到排缸里,攪拌捶搗成漿;舀到前高后低的陷坑中再攪再捶,第二天沉淀好了,用手指粗、5尺長的竹打陷竿兒撲啦撲啦撈成薄薄的紙片兒。舊簾子上鋪塊木板,摞它七八百張,使軋桿軋干,揭開貼在白石灰抹光的墻上晾,即成。這種紙結實綿軟,建國初時曾經當過貨幣紙。如果摻一定量的稻草,造出來就是學生用的大小楷用紙;再粗,就只能當包裝紙和火紙了。隨著造紙科技的發展,這項工藝已經被淘汰。最后一家是馬廷選的包裝紙作坊,直到1985年才停業。下湯鎮還有一位奇人李富才,今年67歲,不識字,右眼視力極差,卻無師自通,無論是神話傳說,還是花鳥草蟲,剪啥都出神入化。2006年,李富才獲“國家級剪紙藝人”稱號,名列河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堿場溫泉在昭平臺水庫東3公里、沙河右岸300米處,熱泉沼澤20多畝。覆蓋著15米厚的土層、沙層和卵礫層。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河南省政府遷到魯山,民政廳就設在距熱泉不遠的袁寨自然村。彼時,官方出面,砌成半間房大露天浴池。水溫35攝氏度,只有農歷二月、八月才能使用。泉水常年自流,養十來畝水稻。就地挖個1米深的坑,插根中通的竹竿,熱水就會冒出來。1985年8月,河南省地礦廳水文地質總站的白明輝工程師來這里勘察,說這么好的地熱資源不用可惜,時任村官的羅新治始才著手開發。為提高水溫,先后打有3眼熱泉井,其中一眼水溫52攝氏度,每小時出水150立方米。另外兩眼在48攝氏度左右,出水量分別為每小時270立方米和60立方米。由于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又沒有硫磺味兒,泉水清甜,洗浴之外,還是天然礦泉水。如今的堿場溫泉,建有400平方米封閉式游泳池,周邊砌水塘養殖熱帶魚,年產值在百萬元以上。水量最大的那口井埋管3公里,引流到昭平臺水庫管理處的賓館和游泳池。

    宋人晁沖之在《題魯山溫泉》中曾發出這樣的慨嘆:“平生耳熟聞驪山,夢寐不到臨潼關。當年太液金井碧,溫泉宛在關山間。憶昔君來必十日,騎玉花馬帶風雪。太真獨侍溫泉旁,鯨甲龍鱗影清絕。……君不見,汝海之南魯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征夫問路說湯頭,可憐亦是陳驚坐。”而今魯山溫泉已名播天下,不僅是石人山景區的亮點,還用于種植、養殖,若詩人聞之,當會捻須微笑深感欣慰吧?(曲令敏)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2008-04-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