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公里長的柴溝河,是四棵樹河的較大常年支流。上源在文殊寺東北3公里處的雙庵自然村西500米處,6寸管粗一股山泉自巖石間涌出,一路承泉接溪,2.5公里進入上下300多米長的石梯子溝。水切山巖,石崖對峙,最高處有600多米,低淺處300多米,聳然壁立,逼窄時僅半米寬。人走谷底,仰臉與天平,才見崖隙天光一線。腳下是天然石梯,如人工壘砌,自上而下286階。人在梯上走,水在梯邊流,水石相悅,清響共鳴,滌心洗耳,令人叫絕。石梯子北面1公里處有山名冰龍峽,絕壁陡立百丈,只一處寬不足十米的埡口可以通行。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在這里砌起一道山門,兩邊是3米長、1.5米寬、2.5米高的石墻,中間的山門1.5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進山門是一片約300平方米大的地場,臺地連著緩坡,雜生櫟樹、椴樹和黑心榆,粗的直徑40多公分。高處有觀景臺,海拔1300多米,人在臺上,眾山低伏,條條溪谷開裂出梗梗棱棱的林地、田園、村落,清麗如盆景。山頂上有1.2平方米大的一墩蘭草王,長葉葳蕤,開花時節幽香迷人。水出石梯子峽谷,方稱柴溝。經推車坡、宋莊、黃土崗、老茶溝等自然村,在土橋自然村北進入600米長的木锨廠水庫。庫容21.8萬立方米,澆稻田400多畝。庫下河道已砌坊成田,退水自大龐莊、小龐莊之間入四棵樹河。
四棵樹是鄉政府所在地。距魯山縣城49.4公里,地處狹長的山間盆地,為洛陽至南陽的通衢要塞,古來客商旅人如織,有人就在四棵大柳樹下開了個小飯館,四棵樹這個地名也就隨著人們的腳步傳向四面八方了。而今的四棵樹轄區內有12個行政村、122個自然村、總面積127.84平方公里。境內物產豐富,農作物水旱各半,所產稻谷粒大味香。礦藏有鋁、鐵、銅、金等,花崗巖和大理石儲量4億立方米以上。沿河流域地貌古老,有摩天嶺、圣人垛、掛鼓樓山、南天門山、西天門山、歪頭山、西大河、珍珠潭等山水勝跡。
河出四棵樹,有源于城望頂國有林場15公里長的張溝河自左岸散流而入。上游4公里控水多潛行,沿途山石奇形怪狀,雜有白樺、青松的櫟樹林郁郁蒼蒼。這里是河南省暴雨中心之一,雨來山水滾滾,雨去潛流淙淙。常年明水泉在槲櫟頭埡自然村北1.5公里處出露,水量6寸管粗。下游張溝村建有集水面積6畝多的水壩,儲水11.8萬立方米,澆灌稻田250畝。壩下埋管,供北莊、南莊組400人飲用。又有小水壩,自流澆灌嶺東、嶺西8畝水稻。這道水少有支溝,至許家莊自然村,方接源于海拔近600米的關山埡和老虎嘴兩山陽坡的常流河溝,和源于槲櫟頭埡和桑樹底兩道季節性支溝。槲櫟頭埡山水分兩路,西北坡水走張溝河,東南坡支溝水1.5公里進入桃園溝水庫。
河至南營村,與右岸團城鄉境內的支流龍王廟溝交灘。空曠的三角地帶稻黃樹綠,曹灣、張溝、黃溝三個小自然村臨水相望。曹灣村砌有60多米長、3米寬的滾水壩,引渠4公里,澆稻100多畝。下游流經下湯鎮的西張莊、袁莊、社樓、老君坪四個行政村,流速漸趨平緩,細沙碎石河床間楊樹連片成林。沿岸淺山波蕩,溝岔多為季節性支流,人均3分耕地,多集中在河谷兩岸,坡上植被多為人工林。其中西張莊有蠶坡1250畝,杏、桃、棗、板栗林1000多畝,槲櫟林2000多畝,袁莊有蠶坡2000多畝。老君坪的幾道溝岔連坡搭嶺是1991年、1992年栽種的萬畝桃園,春暖花開時節,漫山遍野的桃花棲霧落霞,游人絡繹不絕。
西張莊境內的老虎嘴山上有老婆寨,寨墻沿懸崖峭壁壘砌,高2米,寬不足二尺,清末民初,村民為躲戰亂而建,寨墻保存完好。寨下是3公里長的黃楝樹溝,供陳家莊100多口人吃用,余水匯入四棵樹河。又有摞石溝,十多戶人家上世紀50年代已遷出,廢墟上只有一間看山人的棚屋。常年山泉在離棚子不遠的石坎下出露,泉坑3米見方,水自沙底翻涌,四季不絕。社樓右岸一公里處有明山寨,墻高4米、寬2米,隨山勢圍住30多畝大的山頂臺地,規模與老婆寨相仿。寨子中間有十米高一道山脊,四外櫟樹成林。林間有一眼古井,多年不用,井被淤堵,泉源化為潛流。寨有下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明山寨水庫,澆地200多畝。老君坪因村中曾建有老君廟而得名。太澳高速公路橋自村西跨河而過,村東緊臨沙河灘,投資580萬元的大橋正在修建中。
西張莊村修有一道4公里長的引水渠,澆稻田100多畝。袁莊自然村建有一條6公里的松樹莊引水渠,澆稻田200多畝。老君坪的桑盤溝內有修于1958年的小型水庫,存水萬余立方。2005年修鄭石高速公路,位于水庫西北角的碗口粗泉源被壓堵,幸有高速公路涵洞控山水補源,尚能澆稻30多畝。
四棵樹河在老君坪村東南50米散流入沙河。(曲令敏段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