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記者從省文物部門獲悉,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評選活動終評揭曉,郟縣文廟文物保護維修工程等16個項目進入終評。該項目是我省唯一入圍的項目。
本屆評審活動的對象為古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文物本體保護項目。經評審,從36個初評項目中挑選出16個項目進入終評。
郟縣文廟位于郟縣老城南街中段東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郟縣文廟一進七院,中心廟區占地90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左學右廟建制,因氣勢恢弘、工藝考究、結構典雅、雕刻絕倫、彩繪超群,被譽為具有皇家規格的文廟,在國內僅次于曲阜孔廟、南京夫子廟。
據工作人員介紹,始建于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的郟縣文廟此前飽經滄桑,破舊不堪,院落地面淤積、無有效排水系統。2011年8月,在國家文物局立項通過之后,郟縣文化廣電旅游局委托鄭州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保護維修工程進行方案設計,并于2012年6月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而后開始招投標、施工。去年年底,省文物局專家組對工程進行竣工驗收,驗收合格。專家認為,本次維修解決了大木構件開裂、地面殘損等文物的主要病害,恢復了郟縣文廟古建筑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