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平頂山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張良故里 魅力張店(2)

2013/12/30 9:45:58 點擊數: 【字體:


    C 西官宅

    張振洋、劉克勝告訴記者,張店村現有1000多戶村民,約3800口人,其中張姓人家占80%以上,這些張姓村民都是張良的后代。目前,張店村仍保存著多處明清時期張良后代的住宅。

    記者在劉克勝等人的帶領下,首先來到張店村西官宅內參觀,此宅坐北朝南,大門臨街。

    西官宅的第四進主樓為三層堂樓,建于2.5米高的紅石臺基之上,門前設有一個半圓形的閱臺。記者站在閱臺下仰望高高在上的堂樓,只見它的外墻由紅石、青磚砌成,樓頂覆蓋藍瓦,整個建筑高大挺拔,保存完好。劉克勝說,該樓的個別磚塊是漢磚,見證了張店村的悠久歷史。

    西官宅如今是68歲的村民張紹陽和他侄子的居所,張紹陽說:“這是俺祖上傳下來的老業。”

    該堂樓一樓有透雕石窗,選材可謂獨具匠心,是用當地所產的整塊紅石精雕細刻而成,由七八個豎形石條和兩條橫形石條組成,豎石條之間相距三四厘米。張紹陽說,堂樓的建筑特點除了石窗外,就是“里生外熟”(外磚內土)結構的厚墻了,其厚度有70-80厘米,樓層之間的木制地板是用皂角木做成的,踩上去噪聲小。

    記者沿一樓木梯拾級而上,到了二樓和三樓,樓上四面有“窗”,劉克勝說,它們不叫窗,而是叫花門,因這些“窗”外看是窗,內看則是兩扇小型木門,因此當地人稱花門。站在三樓上,可以俯瞰張店村景致,這座樓是當年的西官宅主人存放貴重物品的內宅和用于瞭望的場所。

    提起存放貴重物品,張紹陽的堂哥、82歲的張紫陽老人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祖上流傳的故事。張紫陽說,當年,他的太爺張崇曾在安徽做官,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一次,張崇偕會武功的夫人返鄉時,被一個山東大刀賊跟隨到張店村堂樓內。張夫人不慌不忙地說:“客人來了,想要啥?要銀子,就給你準備。”對方在堂樓頂樓環顧四周,發現室內擺設簡樸,并非想象的那么富有,只說了一句:“我從哪里來的,就從哪里走。”轉眼間,那個大刀賊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時,西官宅內一共有100多口人,張崇家里雇有磨倌、廚倌,還有喂牲口的人。當年,前來郟縣任職的官員都會到張店村西官宅拜見“老進士”張崇。

    如今西官宅臨街墻壁上鑲嵌的一溜兒栓馬石似乎可以佐證西官宅當年的門庭若市,說明主人在當地有很高的聲望。

    據了解,西官宅建于清咸豐年間,是道光年間進士、刑部主事張崇的官宅,是一座五進四合院,配東西跨院布局,整個建筑嚴謹,面積為2300平方米,現存房屋約80間。

    D 提督府

    明代隆慶年間建造的提督府,是張店村又一座大宅院。1月9日上午,記者未入提督府就聽張店村的兩位村民說:“提督府‘金磚’鋪地,遠近聞名。”

    提督府宅區內曾是一個四進四合院布局,現僅存二進院和三進院,一個穿堂式大客廳和一個過廳各五間保存較完整,總面積960平方米。記者看到,二進院內的穿堂式大客廳建于一米高的紅石臺基之上,青磚砌墻,灰瓦覆頂,雕磚起脊。前檐下有四根木柱,柱下是鼓形紅石柱礎,上有蓮花、石榴等寓意豐富的吉祥浮雕圖案。

    劉克勝說,石榴有多子多孫之意,而蓮花則寓意連連高升。此外,在該大客廳的門扇上還有透花木雕,有獅子滾繡球、松鶴延年、福祿壽禧、麒麟送子等吉祥圖案,盡顯明清古建雅韻。

    這個大客廳現在是張店村民張秀枝的家,土改時期,當地政府將這座房子分給了她丈夫家。她已在這座房子里住了40多年。這座房子的屋脊曾因遭受雷擊被毀了一大半。8年前,她家花了幾千元錢修補,才成現在的樣子。

    張大嬸打開了大客廳的木門,記者看到幾塊青色方磚上有“金星”,這就是傳說中的“金磚”。張振洋告訴記者,所謂的“金磚”實際是這樣制作的:在青色方磚的燒制過程中,摻入一些英石一類的東西,這樣看起來如同在磚塊表面灑上了幾顆金星。這樣的方磚在當時不是一般人家所能使用的。

    大客廳內寬敞明亮,高大的木質屏風完好無損,其頂部刻有“裕恒堂”三個楷書大字。

    史書記載,張良出身于戰國時期韓國貴族之家。后來,韓國為秦所滅,張良因不愿做亡國奴而伺機刺殺秦始皇。秦始皇下令捉拿張良,并誅殺其九族,族人害怕,分別逃往全國各地。

    據張振洋介紹,明朝時,張良后代中的一支即現在張店村張家的始祖張保,從山西遷回故里。張;貧w張店后,認祖歸宗,生下8個兒子,即現在張店附近4個村張姓的8個次祖。長門有一后代,叫張樂舜,明隆慶年間任提督,現張店村的提督府就是張樂舜的官宅。

    清道光年間,六門后代張崇曾官居四品,任刑部主事,其子孫中有7人官居七品以上,曾在張店村建有東官宅、西官宅、西酉盛、北義和、花門樓等住宅。據統計,該村保存比較完好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仍有116間,都集中在張店村。

    張店村的明清建筑都是明清時期的官宅,氣勢恢宏,結構嚴謹,各種雕刻比比皆是。據該村村民統計,有木雕近30處,1000多塊,各種磚雕、石雕近百處,三四百塊。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13-01-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