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縣張茅和宮前中間響屏山主峰陰坡石崖上,桌面大的石穴里積著一潭水。不管澇多很,從沒有溢出過;不管旱多很,也從沒有干涸過。總是那么不多不少的一潭水。
這是眼神泉,里面有兩只金公雞,不停地斗架,叫斗雞泉。
兩只金公雞斗呀,斗呀……,斗乏了,一伸脖子,朝山下叫幾聲,又長起精神,來了勁頭,接著斗下去。山下的人聽到叫聲,知道天到什么時辰,生產、生活有頭有緒。山下的雞聽到叫聲,跟著叫起來。山外的雞聽見山里的雞叫,也跟著叫起來,所有的人都知道天到什么時辰。
一個冬天的后晌,飛著雪花兒。有個惡和尚來到響屏山下,見到個放牛娃說:“跟我上斗雞泉,給你十兩銀。”放牛娃答應了。惡和尚掏出匕首給放牛娃,說:“我要下泉了,看見伸出手,把匕首遞給我。上來再給你十兩銀。”放牛娃說:“中。”
惡和尚下去了,放牛娃等呀,等呀。忽然看見泉里伸出一只大手掌象簸箕一樣大,指頭比筷子還長,毛茸茸,老怕怕。心里一驚,想:這家伙十成不干好事,不能幫他的忙。越想越害怕,不由出冷汗,抓住密密麻麻的樹梢爬上山頂。
放牛娃在山頂上,等等,不見動靜,又等等,還不見動靜。復轉身,又下到泉邊,清瑩瑩的泉水變得烏黑。原來惡和尚要殺兩只金公雞,沒接到匕首,被兩只金公雞叨死了。惡和尚的心是黑的,血也是黑的,染黑了神泉的水。
尸首漂上來,放牛娃一腳蹬下山底。神水染黑了,一捧一捧往外掬,掬呀,掬呀,到底沒有掬凈那黑血。直到今天,水是清的,泉邊泉底的石頭是黑的。是惡和尚的血淤上,把緋紅緋紅的石頭染暗了。
此后,斗雞泉里的兩只金公雞再叫的時候,只讓山下的雞聽見,再也不讓人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