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紅娘”楊超華
2013/10/10 17:55: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義煤集團常村礦有一位樂為他人牽線做媒的熱心大姐,無論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小年青,還是婚姻不幸的離異者,哪怕尋找夕陽幸福的老年人,只要找她,總會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10多年來,經她介紹撮合,已有近百對男女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組成了幸福的家庭,大家都尊敬地稱她為礦山“紅娘”。
“紅娘”的名字叫楊超華,是該礦職工餐廳的一名微機操作員。說起做“紅娘”的經歷,楊超華總是一臉的愉悅和興奮。她至今仍然清晰的記得介紹成功的第一對夫妻,14年前,在校就讀的她突然得知剛剛新婚不久的女老師愛人突遇車禍,不幸離世,看著講臺上強忍悲痛,講臺下人偷偷流淚的老師,她和同學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次次無助的安慰,如何幫助老師走出生活的陰影,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成為她除了學習之外的一塊心病。說來也巧,一次暑假回家,她見到家中經常有男女出出進進,雖然當時自己年齡尚小,但從大人的言談中得知父母正在為一對大齡青年牽線拉媒,何不為老師介紹一個對象?返校后,她的這一想得到了室友們的一致同意,經過好一番打聽,她們終于物色到一位年齡、學歷乃至性格都十分相仿的大齡男醫生,然而,她們的好意卻沒有得到老師的認同,在老師的眼中她們始終是一群孩子。她和同學們并沒有就此灰心,鼓勵男醫生要主動出擊,大膽追求,并多次為其創造相互了解溝通的機會,終于,在她和同學們畢業的那年,老師和醫生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要不是當初你們幾個小毛孩死磨硬揣,說不定老師現在還是單身哩!”如今,已身為一個10女兒母親的老師,想起她和同學們的真情幫助,責備之中更多的是感激。
2000年,楊超華畢業來到礦上,當上了一名選矸工。然而,參加工作半年后,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班上許多女工友大多不愿談對象。原來,當時正值企業經濟不景氣時期,工資本來就不高,有時還拿不到全額,工友們都不愿嫁給同行業的礦工。王某已年過三十,是班里年齡最大的單身女工,一線采煤工、地面檢修工、機關科室管理人員,對象處了二十多個,還是沒有把自己嫁出去,為找對象這事父母操碎了心。楊超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經多方打聽,了解到某區隊技術員孫某沒有成家,如獲珍寶的她迅速與王某聯系,然而初次見面后,王某便不愿再處下去,原因很簡單:孫某從事生產一線,工作條件差,下面還有兩個弟弟都沒有成家,家庭負擔重。“干一線怎么了,人家收入高,現在井下都是機械化采煤,工作條件逐步在改善,況且人家有知識、有文憑,很快就會被提拔重用,再說人家兩個兄弟也都參加工作了,日子一天會比一天好!”經過她的一番說服,幾經撮合,二人終于走到了一起。首戰告捷極大地增強了楊超華做“紅娘”的信心,打那以后,她就時時留心、處處留意,只要發現合適的,就主動牽線,熱心撮和,不到兩年的功夫,班上10多位“老大難”相繼被“嫁”了出去。“俺家那口子現在一個月凈收入8000多,平時不用怎么節儉,一年下來還能有六、七萬元的存款!”如今,隨著企業的好轉,當時班上工友們都為聽了她的話嫁給礦工而感到慶幸。
鄰居陳某因不堪忍受丈夫長期酗酒、賭博的惡習而選擇了離婚,看著又要上班、又要帶著年幼孩子的陳某,楊超華很是同情。在她的介紹下,陳某與有著同樣婚姻經歷的孔某相識,相同的生活遭遇和對幸福家庭的渴望,促使二人很快走到了一起。陸大爺早年喪妻,一把屎一尿將四個孩子拉扯大,如今兒子成婚、女兒出嫁,都建立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雖然子女孝順,多次要求老人與自己同住,但陸大爺總以不習慣為由拒絕,每每四點班下班還能看到老人獨自在街頭巷尾納涼,楊超華內心總會涌起一番痛楚,經她介紹,老人與附近農村的一位孤寡老人相識,盡管起初雙方子女們都有些不大樂意,但看著二位老人精神日益好轉,身子骨也硬朗起來,子女們也就默認了這門親事,“爹、媽”一個比一個喊的親。
楊超華樂為他人牽線做媒的事在礦區傳開了,許多單身男女主動托人找她介紹對象,而她總是不辭勞苦地為其跑前忙后,直到對方找到自己心儀的對象。2007年,楊超華調至職工餐廳,負責全礦職工家屬餐費的充值業務,在這里她接觸到的人更多了,同時也為她牽線做媒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有時一天介紹對象竟多達三對,盡管為此每個月都要打二三百元的話費,但她從不埋怨,“花倆話費算什么,看著自己介紹的一對對男女組成了幸福的家庭,咱打心眼里替她們高興!”。
在楊超華的家里放著兩本制作精美的記錄本,一本記錄的是找她介紹對象的男女個人信息,一本記錄的是她10多年來介紹成功的近百對夫妻的合影照。作者:劉新科【原標題:礦山“紅娘”楊超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三門峽日報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