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全國考古界60多位專家學者齊集三門峽,參加第二屆中國公共考古“仰韶論壇”。
據介紹,公共考古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社會各界的重視和追捧,有力地推進了公共考古知識的普及與推廣。三門峽作為現代中國首個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的發現地,匯聚了仰韶村遺址、廟底溝遺址、北陽平遺址等一批重要考古遺址。近年來,該市充分挖掘這些文化遺址的品牌價值,先后主辦了仰韶文化發現90周年國際研討會和廟底溝彩陶研討會等重要學術活動,推動中國公共考古的發展,也為三門峽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作出了較大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唐際根,金沙遺址博物館研究員王方,分別作了題為《饅頭與面包,由小麥引進看食文化傳統的演變》、《誰來揭開歷史真相》和《古蜀尋蹤》的主題演講,另有18位專家學者作了大會發言。與會專家學者還對加強廟底溝遺址保護傳承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