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雕藝是民間傳統的工藝珍品,它主要以仿制古代珍貴物品為主要內容,它有著古老的藝術,悠久的歷史。
柘城仿古藝人孟昭生自1980年涉足仿古工藝領域以來,其仿古工藝品逐漸形成了青銅、玉雕、石雕3大系列、260多個品種,仿古類作品有相當出名的“馬踏飛燕”、“四羊方尊”、“古方鼎”、“西周圓鼎”、“和氏璧”、“金鏤玉衣”、“銅車馬”、“九龍玉杯”、“杯滿自停壺”、“美人杯”等。
孟昭生的作品設計精巧,造型優美,大有以假亂真之妙,巧奪天工之奇。
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游景區內復原的“金鏤玉衣”,就是孟昭生的杰作。
文化沃土結出雕刻奇葩
孟氏仿古雕藝的發源地在柘城縣申橋鄉孟莊村。孟莊村,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龍山文化李莊遺址最重要的一個分布地。歷史上的申橋鄉西部,與外域太康為鄰,在經濟文化交流方面頗為繁榮。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歷史,使這方土地擁有了豐厚的人文歷史積淀,在當地民間形成了一種靠文化、智力創造財富的傳統習慣。
仿古雕藝是民間傳統的藝術珍品,它主要仿制古代珍貴物品,有著古老的藝術技巧、獨特的文化背景。
孟昭生的祖父從14歲開始學習木雕工藝。19歲時,就已成為聞名于商丘、周口及周邊地區的木雕藝人。孟昭生的父親孟廣祥13歲時,因生活所迫,隨本村的建房師傅幫人蓋房子。那時的大戶人家在蓋房子時,都讓磚雕師傅把圖案刻在青磚上,砌在檐下(俗稱草檐),以顯氣派。孟廣祥從小受父親影響,喜歡刻刻畫畫,加之人又聰明,磚雕師傅十分喜歡他。于是,磚雕師傅就找到孟昭生的祖父,提出想收孟廣祥為徒。孟昭生的祖父覺得學手藝比干小工強得多,就備了些禮品,帶兒子到磚雕師傅家正式拜了師。 跟了師傅后,孟廣祥刻苦學藝,并在學藝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幫師傅設計了不少好圖案。在師傅的傳授下,孟廣祥掌握了青磚的陽雕、陰雕等傳統手藝。 耳濡目染,孟昭生自小就對雕刻技藝非常癡迷。正是這種文化的熏陶及家庭的傳承,讓孟昭生成為了柘城民間一代仿古大師。
刻苦鉆研成就仿古絕技
孟昭生1950年9月出生,自幼喜愛民間雕刻,經常用膠泥、木塊刻些小藝術品。孟昭生14歲時,對民間傳說的“鴛鴦轉心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壺怎么就能產生出兩種酒呢?孟昭生從河里挖來膠泥,經過近百次的捏制試驗,最后,他把捏好的“鴛鴦轉心壺”放到磚窯中燒制,竟然真的能倒出兩種酒來!17歲,孟昭生高中畢業后回家務農,他利用種地的空閑時間,自己刻制模具,用石膏制作出了一尊尊神態各異的佛像、關公像、財神像、玉皇大帝像和各種小動物,然后出售給鄉鄰掙點小錢。 在那“破四舊、立四新”的年代,孟昭生被扣上了搞封建迷信的帽子,被沿街批斗,并戴過紙糊的高帽子游街。即使如此,孟昭生制作工藝品的追求仍然沒有泯滅。
進入上世紀80年代,藝術界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民間藝術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孟昭生終于可以在民間工藝品制作的道路上大展身手了。
1980年,孟昭生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漢代歷史文物“馬踏飛燕”和古代戰車的圖片,他頭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照著圖片的樣子做出來試試。他從縣城買來了用于冶煉銅水的石墨坩堝,從河里挖來膠泥,照著圖片廢寢忘食地捏制模型,又找來一堆木頭翻來覆去地雕刻。經過3個多月的潛心鉆研和近百次的反復試驗,一尊尊閃光發亮、造型逼真的古代青銅戰車等仿古工藝品,在他的小作坊里成功問世了。
青銅制品雖然制作成功了,但如何讓它們生長出古代文物上特有的“紅斑綠銹”,達到逼真的效果,就成了孟昭生的心病。為了攻克這一技術難關,孟昭生多次去北京銅制品工藝研究所向專家虛心求教,自己用鹽酸、硫酸、醋酸、碳銨進行腐蝕對比試驗,最后終于找出了銅制品10分鐘快速生銹長斑的神秘“訣竅”。這一技術的攻刻,使他制作的仿古工藝品迅速達到了“魚目混珠”的亂真效果。他把那些制作的仿古工藝品擺到市場上展覽銷售,很多人硬是不相信那是他加工制造的工藝品。
為了探索和攻克仿古工藝,孟昭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代價。由于保護措施簡陋,經常置身于高溫烘烤和高濃度氧化銅侵害的環境中,孟昭生曾在2000年9月、2003年6月兩次氧化銅中毒昏迷。
20多年研制一批珍貴“文物”
現在,孟昭生的仿古雕藝已經成熟,他研制出仿古工藝品青銅、玉雕、石雕3個系列共計260多個品種。孟昭生的作品仿古如古,樣式設計精巧逼真,造型優美。他仿制的“馬踏飛燕”、“四羊方尊”、“古方鼎”、“西周圓鼎”、“和氏璧”、“金鏤玉衣”、“銅車馬”、“九龍玉杯”等作品,盡顯古風神韻,與真正的文物相差無幾,大有以假亂真之妙。
2001年11月,為了發展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游,商丘市旅游局邀請孟昭生仿制漢代絕世珍寶“金鏤玉衣”。按照市旅游局的要求,孟昭生為芒碭山文物旅游景區制作出了與真品很像的“金鏤玉衣”,受到專家的高度稱贊。
孟昭生最得意之作是“九龍玉杯”。杯高約40厘米,用墨玉雕琢而成,上部有3條龍,其中一條龍騎居幢蓋;中部雕有6條龍,每個龍嘴就是一個壺口,把杯子往龍嘴下一放,酒會自動流出,杯滿自停。
孟昭生制作的“朱雀吉祥發財樹”,高約80厘米,底座由黑色的美玉制成,象征大地。其上放有“金元寶”,由金黃玉制成,象征“土能生金”。“金元寶”上站有兩個漢白玉“財神”,意味著招財進寶。“金元寶”上置有被稱為“玉樹生枝”的“發財樹”,主干像手掌,其上生出綠色翡翠“樹葉”,結有紅色瑪瑙“果實”。一對雌雄“朱雀”相向“鳴叫”,代表吉祥如意。整棵樹昭示人們:勤勞方可致富,幸福自己創造。
2005年,孟昭生的仿古工藝項目在中國鄭州先進實用技術交易會上榮獲了金獎。10月,“九龍玉杯”參加了“商丘文化溫州行”活動,由于孟昭生的作品為商丘爭了光,市里特意為其頒發了“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金獎”;11月,孟昭生被市群藝館評為“商丘市優秀民間藝人”。2006年5月,“九龍玉杯”在商丘市木蘭文化步行街系列文化活動中獲工藝類作品金獎。2006年11月,“九龍玉杯”在中國商丘2006年國際華商文化節旅游商品博覽會中被評為優秀旅游商品。
孟昭生為使作品生動傳神,把復古科技成果用于仿古工藝,其作品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鑒于此,2006年11月10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河南科學院、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聯合授予孟昭生“河南省優秀科技新聞人物”稱號。
民間絕技需政府扶持
柘城縣文化局相關專家認為:孟氏仿古雕藝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悠久的歷史價值、重要的觀賞收藏價值和陳列展覽價值。近年來,市政府和柘城縣政府對孟氏仿古雕藝非常重視,并予以重要支持。正是在這種支持下,孟氏仿古雕藝在近年的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孟氏仿古雕藝仍然存在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柘城縣文化局通過調查認為,孟氏仿古雕藝現狀并不樂觀:主要是市場信息閉塞,其作品找不到合適的銷路,效益增長緩慢,影響發展;孟昭生因肢體半殘,加之年齡已高,已不能實際創作,民間雕藝面臨困境,亟待保護和繼承創新;家庭式作坊,發展緩慢,瀕危狀況難以改變,急需政府進一步扶持。
鑒于此,柘城縣文化局為保護孟氏仿古雕藝這項民間手工技藝,制訂了5年和10年保護計劃,此計劃由申橋鄉黨委、鄉政府組織實施,柘城縣非物質文化保護領導小組和文化局負責管理、督導。
申橋鄉黨委、鄉政府將開展孟氏仿古雕藝的研究工作,并把研究成果編成文本,予以出版。同時對孟昭生實行重點照顧、護理,并對其身體進行定期檢查。
Meng's Archaized Carving Artistry
Archaized Carvings are traditional folk handicrafts which are mostly archaized ancient precious things. The artist in Zhecheng County, Meng Zhaosheng is a master in archaizing carvings. He came into this field in 1980 and till now he has three series of carvings: bronze carvings, jade carvings, stone carvings, which contain over 200 kinds of works. His carving works are all ingenious-designed, graceful-shaped, being able to mix the false with the genuine and compete with natural creations. The famous carving works are Horse Steps on Swallow, Square Vessel with Four Sheep Surround, and so on. Among then, the Gold The Screen Jade Clothing is the best one, which is reserved in Scenic spots of cultural relics in Mangdang Mountain.
Meng's archaized carvings' birth-land is Mengzhuang, Shenqiao, Zhecheng County. Mengzhuang village is national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place and also an important distribution of Longshan culture. In order to vivifying his works, Meng adds modern technology into his creations which makes his carving works contains high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In a word, Meng's archaized carvings have significant academic value, historical value, ornamental and collective value as well as exhibition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