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商丘

齊桓公稱霸中原的“衣裳之會”

2013/9/12 18:37:46 點擊數: 【字體:

齊桓公稱霸中原的“衣裳之會”
 古樸端莊的葵丘寺


    引子

    PREFACE

    葵丘寺依河而建,是一座占地20多畝古樸端莊的寺院,大門口一對石獅子列在兩邊,正門上方有“葵丘寺”三個醒目大字,門兩邊的一副對聯寫著“葵丘寺內會諸侯,王帽土地傳千秋”。

    大門外面水而立“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葵丘會盟臺遺址”石碑一通,碑陽刻有遺址簡介。記載顯示:會盟臺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東西長約335米,南北平均寬約6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四面環水,呈月牙形。

    走進葵丘寺,大門內立有三座石碑,中間石碑上刻著“葵丘會盟臺遺址”幾個大字。兩旁石碑上刻著歷代文人游葵丘會盟臺留下的詩文。院里有三間會盟殿,殿內有齊桓公邀集八國諸侯的彩雕。三間大雄寶殿、三間觀音殿。大雄寶殿居中,里面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葵丘寺東側,建有會盟亭。

    在與守寺人宋心同的交談中了解到,葵丘寺修復后,因為當地政府財政緊張,后期的管理、修繕完全依靠民間的力量。

    今年60歲的林七鄉西村村民宋心同已經看守寺院十多年,他原來是縣里某機關的干部,退休后來守寺,這是他父親的遺愿。

    宋心同說,當年寺院在井上靖的捐助下修復后,無人管理,作為村退休干部的父親宋寶亭放棄縣里安逸的生活,來看寺守臺。

    2005年,78歲的宋寶亭去世。臨終時,他把長子宋心同叫到床邊,叮囑道:“葵丘會盟臺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了,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它從我們這里再沒了!”

    宋心同遵照父親的遺囑,接管了葵丘寺。

    清苦寂寞的生活,超然世外的堅守。兩代守寺人,一守就是將近30年。

    據了解,自葵丘寺恢復重建后,這里旅游日益發展。來的人,大多不是因為這里的寺院香火如何旺盛,而是來踏尋兩千多年前發生在這里的那場推動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會盟的碎片或印痕……

    1990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來此調研葵丘會盟臺遺址。1995年,中央電視臺專門到此拍攝了專題節目。

    葵丘會盟

    齊桓公確立霸主地位

    史書記載,春秋五霸,以齊桓公最盛;齊桓公九合諸侯,以葵丘之會最盛。

    齊桓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標志是葵丘會盟。也就是這次盟會,他得到周王室的承認,正式成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

    記者站在葵丘會盟臺前,看到的只是一抔黃土,讀到的也只有一紙印痕,當年會盟的情形模糊搖曳。然而,歷史的滄桑與沉重,在陪同我的民權縣史志辦主任吳傳坤的講解中得以體現和升華,當年會盟臺上,齊桓公與眾諸侯縱論天下的身影亦逐漸清晰與鮮活起來。

    在齊桓公的一生中,“尊王攘夷”可謂是他的大手筆與謀略精髓,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輝煌業績。

    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天子權威大大減弱,諸侯國內的篡權政變和各國之間的兼并戰爭不斷發生。與此同時,邊境族群趁機入侵,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齊桓公和管仲,這一君一相,提出一方面尊重周天子宗法制度,另一方面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這就是千古有名的“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是彪炳史冊的春秋大義,后來朱熹贊揚說:“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而顧炎武更是稱贊:“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尊王攘夷”更成就了齊桓公的一代霸業。《春秋公羊傳》中說:“南夷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葵丘會盟就是成就他霸業的頂點和轉折點。

    葵丘之盟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在春秋那個烽煙四起、戰火連天的年代,這是一場別開生面、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衣裳之會”。所謂“衣裳之會”,是相對兵戎相見的“兵車之會”而言,指的是和平會盟。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中國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290多年間,社會風雷激蕩。司馬遷就感嘆說:“(這期間)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在這種動蕩的時代背景下,葵丘會盟在齊桓公的主導下完成了。葵丘會盟的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讓各國人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而不同于通常的戰爭之盟,因此一直被后世所津津樂道。葵丘會盟后,中原各諸侯國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文化等都得到較快發展,一度成為太平盛世。

    這次會盟為什么選擇在葵丘舉行呢?吳傳坤分析說,葵丘當時是宋地,在濟水之畔,水陸交通便利,是鄭、衛、宋三國門戶,兵家重地,在此會盟有其特殊意義。

    為壯大力量

    齊桓公在位43年會盟諸侯26次

    春秋時期,由于周王室逐漸衰微,分散在各地的諸侯開始強大起來。

    這些諸侯有直接控制的地盤、逐漸發展壯大的軍隊,其實際權威已經遠遠超過了周天子。一些諸侯國不僅對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周天子缺乏禮貌,而且趁機壓榨、欺凌甚至吞并一些小的諸侯國。這些諸侯的野心逐漸膨脹起來,他們之間的戰爭愈演愈烈,矛盾呈難以調和之勢。

    為了爭“霸主”,各大諸侯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斗,互相利用,搞結盟,拉統一戰線。這就使春秋時期戰爭、會盟頻繁。據《春秋》記載,春秋年間,列國間軍事行動483次。難怪后來孟子憤怒地說:春秋無義戰。

    不過,經過激烈的角逐,當時先后出現了“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對于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國君,史學界有爭論,但不管哪個“五霸”,都有齊桓公的名字)。

    齊桓公姜小白自公元前685年即位后,在政治、經濟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再加上齊國地近渤海,有山海漁田之利,很快強大起來。齊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團結其他諸侯國,抗擊威脅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還出兵阻擋北上的南方強國楚,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

    據《史記》記載,齊桓公曾聲稱:“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還,諸侯莫違寡人。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見齊國之強,桓公之驕。他還曾救刑、衛、北燕,阻止戎狄北擾。荀子說,齊桓公曾并國35個。

    就在葵丘會盟的五年前(公元前656年),齊桓公曾親率齊、魯、宋、陳、衛、鄭、許、曹八國聯軍伐楚,直進到召陵(今漯河市召陵區)。這是中原諸侯第一次聯合抗楚,雖不能說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但暫時阻止了強楚的北進。

    深知聯合重要的齊桓公,為了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的權威,多次舉行會盟,以周天子的名義號令中原。據清《四庫全書》統計,齊桓公有衣裳之會11次、兵車之會4次。著名史學家劉澤華等編著的《中國古代史》中說,齊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3年09月12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張巡:壯烈成就一座英雄的城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