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饅頭可以做成菜的嗎?在豫東商丘,有這樣一道名菜從古至今一直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它就是歸德府水激饃。來歷史文化名城商丘的游客,無不為吃到那聞聞香,吃吃脆,脆中連綿帶軟的水激饃而感到滿足。
歸德府水激饃
水激饃這一美味的產(chǎn)生,還有一段優(yōu)美的故事。在明朝時,有個教過三代小皇帝讀書沈閣老,名叫沈鯉,被稱作三代御皇師。沈鯉80歲告老還鄉(xiāng),皇帝來歸德府(如今的商丘)看望他,品嘗了歸德名產(chǎn),沈鯉將自己的家菜水激饃奉上,皇帝吃后十分贊賞,說是“飽了口福”,并問起水激饃的來歷。沈鯉說過去,家雇的廚工十分節(jié)儉,家里人吃剩下的饃放干了總舍不得扔,用水浸了浸,油炸后放在糖汁里浸拌,然后給府里的傭人們吃。沈鯉發(fā)現(xiàn)后吃了一口,覺得鮮美極了,便讓廚工經(jīng)常給他做這種饃吃,并以此作為美味招待客人。客人們覺得好吃,便讓家聘廚師到沈府學做水激饃。從此,歸德官府的宴席上,便多了這道菜。
水激饃制作
這道菜慢慢開始盛行于民間,受寵于官宦家庭,然后一直流傳到解放后,起初成為農(nóng)村大型宴席上不可或缺的菜肴。由于它獨特的味道和做工,漸漸得到了城里人的青睞,不少市民不惜驅(qū)車幾十里到農(nóng)村的飯店吃這道菜。
當?shù)厝苏f如果你到商丘人家去作客,他們就開灶做饃然后油炸一盤水激饃端上桌來,這個是商丘人待客的禮儀之道,也是當?shù)氐娘L俗,這樣久而久之造就了商丘這一名點,從而使得任何一個到商丘來的人都帶著美好的回憶離開,作為商丘百年名吃,水激饃稱得上商丘第一名點。
饅頭做成的佳肴
水激饃是以硬面饃頭為主要材料,將饃頭切成寸許的饃丁兒,干后放進40度左右溫水中浸透,之后下油中炸成黃色,撈出后再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稀釋的白糖汁中,經(jīng)二三秒鐘撈出,成品色澤鮮艷奪目,吃起來外焦里濃。因糖汁中有水分,饃炸好后要放在糖汁中激一下,故稱“水激饃”。
在商丘市大飯店的菜單上都有這道菜,水激饃現(xiàn)在經(jīng)改良后,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的是在炸第一遍后在饃塊上穿孔,放入玫瑰、山楂、棗泥等餡后封嚴,再放入滾油中炸一次,因放入的其他原料不同而成為多樣品種,多種風味,這道美味只能做好后馬上吃不能存放。
TIPS:
在商丘的路邊小攤可是吃不到水激饃的,找個當?shù)氐某鲎廛囁緳C,他會告訴你要到飯店才能吃到最正宗的,還會給你推薦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