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傳統文藝 >> 文藝人物專欄 >> 瀏覽商丘
精彩推薦
  • 文藝人物專欄-卞明坤

    卞明坤

    卞明坤,男,1929年出生于原永城縣馬橋鄉卞莊。系中國曲..[詳細]
  • 文藝人物專欄-唐玉成

    唐玉成

    唐玉成(1895-1973),男,豫劇演員,原名子信,河南省虞城縣..[詳細]
  • 文藝人物專欄-鄒愛琴

    鄒愛琴

    鄒愛琴(1929-)女,漢族,著名四平調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詳細]
熱點關注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熱點排行

喬德俠

2016/5/20 12:28:03 點擊數: 【字體:


    喬德俠(1904生)  藝名梁忠俠。墜子女藝人。永城縣酂陽集西街人。綽號“蓋三縣”,“小白鞋”,“老少迷”。其父喬茂先始唱漁鼓,后改唱墜子。常對她說:“窮人家的孩子,學唱才有生活出路。”九歲時,父親就教她唱小鐃墜子。十四歲即能登臺演唱,十八歲已很有名氣,請她唱書者甚多。十九歲那年,與家境貧苦的董占魁結婚,全家九口人的生計,全靠她一人掙錢維持。她手持小鐃子在集鎮上演唱,收入較好。因沒有拜師,遭到同行的阻撓,有的甚至要沒收她的演唱用具。后拜墜子藝人呂岳山為師。經指教,她的演唱水平又有提高,常在縣城書棚演唱。書友送她雅號“老少迷”二十至三十一歲,在徐州的茶社、書棚演出長達十二年之久。在墜琴的伴奏下,她先用小鐃敲擊出許多清脆俏麗的“花點兒”,是為“打鬧臺”。其“鬧臺”短小巧妙,很快便能穩住聽眾的情緒。此乃她的獨特的開場曲。其唱腔在東路墜子的基礎上,大膽地揉進了豫劇、曲劇、漁鼓的某些調門,形成了嗓音洪厚、脆亮婉轉、花俏動聽的特點。演唱的曲(書)目,能根據書友不同的欣賞情趣與要求,隨時選擇和更換。她口齒伶利,吐字清晰,語言幽默,表演善于逗趣,書場十分活躍,常常博得聽眾的陣陣掌聲。曾到安徽省的蕭縣、碭山縣、渦陽縣、蒙城縣、界首等地演出。主要中長篇書目有《雷公子投親》、《蘇公子投親》、《白金哥賣絨線》、《大宋金鳩》、《呼家將》、《包公案》、《大八義》、《小八義》等。二十五歲時,公婆相繼病故。為料理喪事,家里欠了很多債。腳著白鞋外出演唱。債務還清了,又落了個“小白鞋”的綽號。民國二十年(1931)三月,到永城縣保安山趕奶奶廟會的藝人有一百七十位。同行們公推由她主唱。三天時間,收入一百七十八吊銅錢。藝人贊譽她為“蓋三縣”(指蕭縣、碭山縣、永城縣)。次年正當收秋種麥的農忙時節,一天夜里,丈夫賭博輸了錢。天明時,發現牲口不見了。她急忙請人推著大布蓬趕到蕭縣的何集連續演唱六天書,買回耕牛一頭,及時把麥種上。丈夫既愧又悔,從此戒賭。1938年底,其夫董占魁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以唱墜子為名,掩護丈夫做地下工作,東奔西跑,達一年之久。一次,到渦陽縣書棚演出,因董已搞到情報,剛演了三天,便催她一塊回家。園主不讓走,再三挽留。散場時,天已將黑。她深明大義,對丈夫的事業也略知一二,便連夜趕回家中,使丈夫及時遞送了情報。1941年,董已是地下黨的負責人。1946年,她丈夫殉職犧牲后,撇下兒女五人,曾一度精神失常,后經有關領導部門幫助療治,得以康復。先后收了劉萬福等三個徒弟,精心栽培,使他們的演技進步很快。建國后,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引下,她煥發了藝術青春,演唱了《小大姐翻身》、《王大娘寫信》、《拾棉花》等現代曲目。1962年,永城縣文化局、文化館舉行曲藝會演時,特邀她登臺獻藝。她那優美的唱腔和動人的表演,贏得廣大聽眾多次的滿堂喝彩。1963年,被選為永城縣曲協理事。同年,參加了商丘地區墜子流派座談會。1965年后,因年事已高,停止演唱。現正在家享度晚年。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彭曉山上一條:王習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