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藝術,源于秦漢時期,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有著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含。它的主要特點是用特制的金剛石筆、合金鋼刀、錘子等工具在燒制好的釉瓷上依靠藝術家深厚的書畫功底、嫻熟的刀法和典雅的色彩技巧,表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無論是中國畫的筆墨氣韻,還是篆刻藝術的金石趣味,均可用千變萬幻的刀法表現出來,其效果是任何繪畫藝術形式不能模擬的。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堪稱世界文化藝術叢林中的一支奇葩。
據文獻記載,在魏晉時期,出現了在瓷器上鏨刻底款的方法,以后又有一些帝王和文人在瓷器上舞文弄墨,為了保存字跡,他們就請藝人在瓷器上把字跡鏨刻出來。到了明末清初,刻瓷藝術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期,刻瓷開始在藝人和書畫家中流行。清朝后期,宮廷召集了各種民間能工巧匠,成立了“工藝學堂”,學堂設立了“鐫瓷科”,專門培養刻瓷人才。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別喜歡的瓷器上題詩,用以寄情抒懷。為使御跡能保留長久,宮庭藝人就想辦法將墨寶刻于瓷器上。
(刻瓷藝人 申世德 你像乾隆看這個瓷器以后啊,他很欣賞瓷器,欣賞瓷器以后,他很好題字,看上這個花瓶吧比較好了,拿起毛筆就寫個乾隆御覽,他這個字寫上去了,可這個瓷器釉面很滑,很光,它又不滲墨,寫上去以后,在打掃灰塵的時候一抹,就抹掉了,抹掉之后,你就有個欺君之罪,在當時來說,這樣呢,據說當時因為這個事還殺了幾個宮女,殺了幾個人,后來皇宮里面的就是做工藝美術刻玉璽的這樣的藝人,就想法把皇帝的御筆,乾隆御覽這個樣的字刻到這個瓷器上。)
可是,在清朝末期,幾經戰亂,宮里的刻瓷藝人都流落到了民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刻瓷這門藝術漸漸地被淹沒于歷史的長河之中,逐漸失傳了。
他叫申世德,是商丘市虞城縣人。他少年學畫,功底深厚,從1975年開始了挖掘、學習、發揚刻瓷這門國粹藝術,到了1987年終于攻克了技術難關,使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得到再生和發展,填補了我國刻瓷技術的一項空白。
(刻瓷藝人 申世德 這個刻瓷啊,這個工藝簡單地說就是在素瓷上用一種特別的工具把它刻上中國畫,西洋畫像書法,篆刻這樣的一種裝飾藝術。)
刻瓷的主要用料是瓷盤,藝人在瓷盤上刻制多種圖案,用來裝飾人們的家居。瓷盤的選料十分考究,多以色彩晶亮、均勻,質地應細膩無雜質的白色瓷盤為主選。
(刻瓷藝人 申世德 它所用的材料就是素瓷,你比如這個盤子,就是一種十寸圓盤,也好,二十寸圓盤也好,大型地甚至是一米的圓盤這都可以,但是必須是素瓷,這是一個前提條件,上面沒有花,有花的就沒必要再刻了,在這上面來作畫,就是這樣一種單獨地,獨特地造型藝術,這個刻瓷現在來說也就是說和書法和繪畫,一樣是一種獨特地造型藝術。)
刻瓷是一種陶瓷裝飾技法,運用刻刀在燒制后的陶瓷釉面上刻劃并著色而成。它用于表現人物、靜物、花鳥、蟲魚、走獸、風景、書法等眾多題材,技法獨特、別具韻味,被譽為“神奇的藝術”。申世德說,刻瓷的第一步就是選材。
(刻瓷藝人 申世德 這個選材呀,必須選擇上等的素瓷,燒好的瓷坯;這個瓷坯專門用于繪畫的瓷盤,不是咱們平常吃飯用的白盤子,選材的時候必須一級品以上的,能夠達到出口標準的,它這個標準,首先是不破裂,沒有一些斑點,前后都比較光澤,這樣選擇的時候把它擦凈,對著光亮你看看有沒有瑕疵,要想刻一個高檔的工藝品,你選這個材料的時候,沒有一點瑕疵,背面正面都沒一點瑕疵,把它翻到一個平面上,它要求不變形。)
材料選好了,下一步就是設計畫稿了。
(刻瓷藝人 申世德 在選好材之后,這個刻瓷啊,必須要因材施異,你比如這個圓盤,咱普通的繪畫,都是這一種,你看普通的繪畫方的比較多,你看畫面方的比較多,但是這個圓盤有特殊的造型,你必須給它一個特殊的構圖,你比如我想設計一個商丘的商,咱商丘的標志商,你必須把它設計好,根據造型來設計好,造型設計了,你首先得考慮,因為這個盤子在這上面畫一個圓,畫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以內,進行設計畫稿,……然后進行起稿,根據你創作的需要。……用鉛筆起好草稿,然后用毛筆勾出正稿,把商字里面的圖案都要勾出稿來。)
畫稿設計出來后,下一步就是想辦法把它復制到盤子上。
(刻瓷藝人 申世德 正稿根據需要設計好以后呢,就是怎樣把它過到這個盤子上。盤子是很光滑的,制作以后,必須得有一個輪廓,這個輪廓怎樣過來,當然繪畫基礎好的,畫的好的,直接畫,一般情況下,達不到這個水平的,用印藍紙給它過稿。把這個印藍紙,咱們普通的印藍紙,當然還要經過一點加工,把它墊在底下,把這個敷上去,敷上去以后,把它按這個圖稿描下來,描下來就行了,就印到這個盤子上了,印了以后,這個輪廓就像這樣,印上去了,過稿以后,就開始雕刻了。)
申世德說,刻瓷的時候,首先要戴上眼鏡,因為刻瓷時會濺起很多的瓷渣,以免崩傷眼睛。當然,在刻瓷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刻瓷藝術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在力量把握、刀具的磨制、雕刻的角度上都應精湛純熟,恰到火候,否則一刀失準而“全盤皆輸”。
(刻瓷藝人 申世德 這個刻瓷,根據需要,你得掌握它一定的力度和這個錘的使用節奏,為什么有節奏呢,因為工具的不同,用力就不同,一開始,掌握不住節奏,掌握不住力度,往往就把這個瓷盤砸爛了,你用力過大,因為它這個很脆,這盤子是特制的,質量越高的盤子越脆,越容易砸爛,你力度銷微大一點,它就砸爛……)
刻瓷藝術是一種特別的藝術,巧用陶瓷造型與釉面的特長,通過錘擊刀鑿的變幻,來表現線條筆墨和情趣神韻。由于是在已燒成的瓷面直接刻劃,所以它不能修改及涂抹。
(刻瓷藝人 申世德 這個刻瓷呢和其它的造型藝術,它有一定的區別,它和國畫,在宣紙上畫大同小異,也就是說宣紙上講究落筆成形,宣紙上下去一筆,你也沒法改,這個刻瓷呢,更沒法改,你這一銼子下去,刻一個坑。當然,線條掌握上呢必須和繪畫不一樣,繪畫講究運筆,這個不講究運筆,因為它這個是鐵的,是鋼的,主要講究力度和刻法。)
申世德經過多年的摸索,總結經驗,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刻法。他把這些刻法分為了三大類,陰刻法、陽刻法以及陰陽結合的刻法。
(刻瓷藝人 申世德 陰刻就是把這個線條刻成陰面,刻成凹的地方,然后再著色。陽刻就是把線條以外的東西,畫面以外的東西,刻下去,把線條,需要造型的東西留出來,這是陽刻,陰陽結合的刻法就是兩者結合起來。需要陰刻的陽刻,需要陽刻的陰刻,比如我刻的迎客松,這個瓷板,壁掛一類的瓷板,它就是陰陽結合的方法。)
刻瓷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鉆石刻線刀、尖刻刀和扁刻刀等刻瓷工具。而不同的運刀方向、力度又可形成許多刀法,各種刀法靈活運用、組合變化,有著極強的表達能力。刀跡的錯落、深淺、疏密,可使作品形成剛勁、柔美等不同風格。其虛實、頓挫,又能表現物象的輕逸、厚重等感覺。申世德在幾十年的刻瓷人生中發明了不少刻瓷工具,并且總結出了自己的工具使用方法。
(刻瓷藝人 申世德 一種是鐫刻法,……鐫刻是一種傳統的刻法,是過去做石碑刻碑文的一種刻法,根據它來沿變過來的,這叫鐫刻法,就是用錘敲打著鋼銼來刻,這種鐫刻法,后來,我又發明了一種用鉆石工具來刻瓷,我起名,它叫鉆刻法,這種刻法,刻出來線條比較細。)
鉆刻法,又稱作筆刻法。申世德手中所用的這把雕刻刀是一把鉆石刀,刀尖是一種天然鉆石。
(刻瓷藝人 申世德 鉆石呢,就不用錘子敲打了,它直接就刻了,因為它刻的線條比較細,用力比較小,但是要求用力比較均勻。但是這種鉆石刀,刻難度相當大,因為啥,因為鉆石刀鋒很小,……稍不注意,或者交叉了,或者碰到老印上了,這個刀口就崩掉了,一崩掉這顆鉆石就沒用 。)
(刻瓷藝人 申世德 剛才刻的這個,我可以用一個淡墨,來刷一下,就看的清楚了,上色當然不是上這種墨了,上這種墨是一擦就掉了,現在可以看一下,鐫刻法刻出來就是這樣的,有一些金石的趣味,金石趣味,雕鑿痕跡,比較明顯。)
申世德說,中國畫比較好雕刻,而西方的油畫大都是一些色塊的堆砌,不是很好表現。
(刻瓷藝人 申世德 刻要的西洋畫,必須進行再創作,從這個刀法上,從技巧上,構圖上,都得進行再創作,把它移植到刻瓷上來,因此,刻西洋畫難度大。但是外國人比較喜歡,你比如蒙娜麗莎,雖然用的時間很大用的功夫很大,但是人家外商很歡迎。)
刻瓷是綜合藝術,和其它藝術品種有著明顯的區別。
(刻瓷藝人 申世德 刻筆和繪畫表現區別比較大,你比如國畫的濃淡干濕來講,你這個國畫是用筆,濃潰干濕,有的時候,濃和淡一筆可以出來,但是你在這上面表現,需要幾百上千,甚至上萬銼子還表現不了那一筆,為什么呢,因為那個是水,運的比較均勻在宣紙上作畫,在這上面你得一點一點地刻出來,那是由點到面,由點連成線,由線組成畫,它這樣刻出來......你比如刻一些樹枝啦,它也是無序的排列,你要根據樹的形狀,有疏有密,該留空間的留空間,國畫講究疏能跑馬,密不透風,講究這個東西。)
(刻瓷的同期音 刻瓷藝人 申世德 大面積地刻,刻下來很多殘喳和這個瓷粉,這個瓷粉多了以后,影響視線,把這個輪廓,都蓋住了,你需要經常掃一掃,把這些清除,清除以后,它就比較好刻了。)
刻瓷的工藝流程進行到這里,下面就該著色了。申世德說,刻瓷有它自己獨有的顏料。
(刻瓷藝人 申世德 我經過多年的摸索,研究一種專用顏料,它這既不褪色,又不掉色,這種顏料比較牢固,它能緊緊地能和這個刻的結合起來,并能滲進去,不但能結合而且能滲到里面去,15%的能滲進去,所以它這個顏色保持比較持久。)
(刻瓷藝人 申世德 你比如印章需要紅色,你把調成紅色,上了以后,需要停半小時左右,然后才能把敷色擦去。停半小時的目的,是為了啥,一個是讓它往下滲,再一個表面上多余的顏色,讓它稍微有些干燥,不然粘粘糊糊地不好擦,稍微干燥,一擦就掉了,上完色,把它涼起來就行了,等到一星期之后,色讓它干燥了,這個作品就完成了)
每一項藝術品都有自己的特點,那么刻瓷也不例外。
(刻瓷藝人 申世德 它的特點就是它既有你雕鑿的金石趣味,雕鑿的味道,又有繪畫的意境。有人稱它在陶瓷上刺繡,你比如用這個鐫刻法,刻出來的一些你象牡丹,象一些寫意畫,它就象刺繡有針法一樣,看著一點點的鑿痕在上面,表現畫面比較細膩,比較真實,……表現這個繪畫的意境啊,也表現的比較充分。。。。。。當然這個刻瓷不可能像浮雕一樣,凸出多高,那不可能,它不是那一種藝術,這基本上是一種平面藝術,在平面上進行作畫,以刀代筆,來表現這種繪畫的意境。)
申世德以刻瓷為載體,近幾年創作了很多以商丘的歷史人物以及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刻瓷作品,比如花木蘭系列,張巡系列,還有商丘起源,玄鳥生商,相思樹的故事等等。
刻瓷藝術內涵豐富,它兼蓄著畫面的藝術美、雕刻的立體造型美、材質的自然肌理美和工藝的裝飾美。它兼有實用性、藝術性和欣賞性,因而這項古老的傳統藝術具有強烈的生命力。“瓷賴畫而顯、畫依瓷而傳、觸有手感、觀有筆墨”,這是藝術家和收藏夾對刻瓷藝術的精辟評價。【原標題:虞城刻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