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商丘

梁園:特色文化品牌熠熠生輝

2013/11/5 9:34:37 點擊數: 【字體:


    梁園文化名片

    ●全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試驗區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中國綠色名區

    ●河南省級園林城市

    ●河南省級衛生城

    嘉賓訪談

    “梁園文化的有些內涵具有國家級乃至世界級地位。”

    ——2010年10月27日,中國近現代史料學學會理事、河南省儒學與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商丘師范學院李可亭教授在做客《商丘大講堂》時,對梁園文化的內涵與精神作出精辟論述。

    “梁園區是道家文化特別是莊周文化的發源地。”

    ——中國近現代史料學學會理事、河南省儒學與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商丘師范學院李可亭教授認為,在目前尚無定論的情況下,莊子故里問題應該以“商丘梁園區說”最有學術價值。由此可見,梁園區為莊子故里,也是道家文化之一莊子思想文化的發源地。

    “梁園區將對深厚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努力打造一批有潛力、有分量的文化產業亮點,助推梁園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力爭使梁園文化發展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騰飛的新引擎。”

    ——梁園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顧光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為梁園區發出了“文化大發展”的“動員令”、吹響了“文化大繁榮”的“沖鋒號”。

    “將現代人文觀念與傳統文學藝術融會貫通,注入新的文學藝術基因與活力,將其轉化為建設梁園的精神力量,是我們當前正在認真思考并逐步進行運作的一項文化大工程。”

    ——梁園區文聯主席趙宗允在談到如何繼承梁園兩千載優秀文化遺產時,如是說。

    核心提示

    梁園,因歷史上曾是西漢梁孝王劉武的皇家園林而得名。從建成之初,就不僅僅是作為休閑性情的單一場所,而是自始至終就浸染著文化的熏陶,遺留下深遠而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

    歷經兩千年的風風雨雨,今日梁園仍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和文化氣息,她是更大范疇上的文化承載者,是更廣范圍內的文明傳播者。

    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給梁園文化旅游產業打下了雄厚的基礎。作為全市四個文化產業發展試點縣(市、區)之一,梁園區日前發出文化大發展的總動員,深入挖掘梁園區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把文化產業與旅游相結合,加大旅游產業開發建設力度,努力打造五大特色文化品牌,不斷推進全區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 黃河故道文化品牌 】

    150多年前,黃河改道留下了壯美的“故道景觀”。黃河故道文化,是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的完美結合,是梁園文化的根,是梁園文化的魂。

    位于商丘市梁園區北部11公里處的明清黃河故道遺址是一處天光水色、無限迷人的生態風景帶,被旅游界稱為“古老的水上長城”。依故堤而建的黃河故道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是一處集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為一體的旅游區。

    目前,梁園區已經制訂詳細的商丘市黃河故道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建設總體工作方案。據了解,該園區的建設以“彰顯文化內涵,詮釋梁園悠久歷史,陶冶游客身心,打造商丘后花園,助推梁園經濟發展”為目標,與梁園區旅游總體規劃相結合,建設以天沐湖、天泉湖為基礎的黃河故道天然水體景觀;以商丘國家森林公園為基礎的平原森林景觀;以“古老的水上長城”——明清黃河故堤、蒙墻寺遺址為基礎的黃河故堤歷史景觀;以三陵臺、清涼寺、老君臺、觀音寺等為基礎的西漢梁園歷史文化景觀和以天沐湖農家樂、森林公園農家樂、閻莊新村為基礎的鄉村旅游景觀等景觀帶,打造休閑度假、人文觀光、田園體驗、風味美食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生態文化旅游區,塑造“中國旅游的發源地”、“三百里梁園”等旅游品牌形象。

    【 尋根文化品牌 】

    根,源自血緣關系,是一種剪不斷的情思。

    位于梁園區王樓鄉境內的三陵臺,是中華姓氏的發源地,是宋氏、戴氏、牛氏等九大姓氏的祖陵,這為梁園區打造尋根文化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陵臺距今2700多年,是西周宋國戴、武、宣三公王陵,因三陵并峙,故名“三陵臺”。西漢時,三陵臺是古有盛名的“梁園七臺八景”之一,位居西漢梁國三百里梁園的中心地帶。2001年9月,世界戴氏宗親總會創會會長戴育仁先生率團來三陵臺尋根拜祖,掀起了尋根祭祖文化熱。此后,每年都有大型世界戴氏、宋氏宗親懇親團來三陵臺祭祖。

    源于三陵臺的姓氏文化為梁園文化賦予了更加豐富和深厚的內容,梁園區委、區政府以打造尋根文化品牌為目標,先后投資、籌資數千萬元,對三陵臺景點進行開發整修,并以“根”文化為牽引,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學者、客商和知名人士到三陵臺尋根祭祖。

    目前,經過多次整修,三陵臺由最初不足300畝的面積擴大到現在的800多畝,景區主大門按秦漢風格用青石建造而成,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和莊重神圣的古樸氣質。據了解,梁園區將繼續對三陵臺進行保護性開發,規劃建設三陵臺旅游景區,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集旅游觀光、尋根問祖、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區。

    【 戲曲文化品牌 】

    戲曲是最人民的藝術形式,中國五大戲曲之一的豫劇和全國稀有戲曲劇種四平調這兩種戲曲形式在商丘都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豫東紅臉王”劉忠河及其弟子的支撐下,商丘豫劇二團充分發揮主打劇種的優勢,推出一批展示時代風貌、體現梁園特色,在全省、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叫響又叫座的文藝精品,平均每年演出200余場,在豫魯蘇皖和華北地區享有較高聲譽。

    2011年,梁園區委、區政府還精心組織“劉忠河從藝50周年系列宣傳活動”。劇團重新創作、排演的《打金枝》、《十五貫》等18部經典劇目深受廣大戲迷追捧,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梁園區屬的商丘四平調劇團是全國唯一的四平調劇團,為了挽救這項稀有文化品種,梁園區委、區政府為四平調劇團增加了編制,劃撥了資金,通過戲企聯姻為劇團提供了物質支持,劇團多次在省內外獲獎。2011年,商丘四平調劇團參加了由省文化廳主辦的“品味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受到了專家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 漢梁文化品牌 】

    梁園是西漢時期最大的皇家園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引得無數文人、墨客駐足梁園,吟詩感懷。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發出“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的感懷,并寫下了《梁園吟》這一著名詩篇,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也曾在梁園留下了《子虛賦》等傳世佳作。還有枚乘、鄒陽等西漢時期的文學大家都在梁園生活過,形成了梁園漢唐時期蔚為壯觀的詩人作家群。

    從2009年開始,梁園區委、區政府逐步實施“梁園主體文化戰略”,組織專家學者對梁園主體文化進行深入細致地探討、研究,對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系統整理成文字資料,還梁園真實面目;完善修造清涼臺、朱臺、老君臺等現有的景點,打造 “三百里梁園”的壯麗景觀,使梁園區成為“梁園旅游城”;廣泛收集整理歷代吟誦梁園美景的文學作品、詩歌、詞賦,配合梁園美景,開發文化產業;對梁孝王大規模修造梁園的事跡及召天下名士匯集梁園撰文作賦的故事進行整理,爭取創作出有關梁孝王逸事的戲劇、電視劇或文學作品,使“三百里梁園”更具魅力和影響力,將梁園區的文化產業推向更高的層次。

    以漢梁文化為依托,我市計劃在梁園區境內建設一處占地600畝的漢文化公園,目前該項目正在規劃選址中。

    【 佛教文化品牌 】

    千年古剎清涼寺曾經是一座皇家寺院,坐落在商丘市梁園區王樓鄉清涼村清涼臺上,是西漢梁孝王之行宮,為昔日“梁園七臺八景”之一。清涼寺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佛教、道教合一的寺院,也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清涼寺原名清涼臺,宋代改建為清涼寺,明、清重修,主要有山門、大雄寶殿、藏經樓和東西廂房等。

    梁園區先后對清涼寺進行重新規劃、修繕,為清涼寺傳承佛教文化搭建平臺,目前寺內香火鼎盛、游客不絕。清涼寺的聲名鵲起讓梁園旅游“四點一線”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有了良好開端。( 文/本報記者 李 巖 圖/本報記者 崔申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商丘網 2012-04-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