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商丘

永城市崇法寺塔護中州:融會南北造塔藝術(2)

2013/12/14 17:29:24 點擊數: 【字體:

    早期的寺院以塔為主,塔位于寺的中央,其他建筑物圍繞塔進行布局。早期塔的建筑形式是閣樓式或亭閣式。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塔又有了密檐式塔、金剛寶座式塔、花塔等形式。塔多為單層,有3層、5層、7層、9層、11層、13層等。從唐代開始,出現了將塔建于佛殿后面的格局,崇法寺塔就是這種布局的真實寫照。據歷史記載,崇法寺塔前面不遠處應該就是崇法寺,在這里,原來應該有一處富麗堂皇的寺院建筑,可惜,這座寺院被毀于歷代的兵患水災,早已經不復存在了。

    崇法寺塔在歷史上意義特殊

    崇法寺塔在中國的建塔歷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永城市博物館館長李俊山告訴記者,崇法寺塔是在中國建塔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座塔。因為它的造型藝術是介于中國造塔藝術的南北兩種造塔藝術融合的一種形式。

    商丘位于古代南北文化交流的緩沖地帶,南北方文化的融合在這里表現得十分明顯。崇法寺塔正是這種文化融合的產物。李俊山館長說,中國南方的造塔藝術多是磚砌,用磚為主的結構,但是角梁、踏步等都用木頭制作。北方塔就用磚石代替,石塔比較多,好些地方都使用石頭代替,用石頭制作。再一個就是塔的內部結構形式有各種變化,如果按照南方塔的造型,它的角梁和踏步本來應該用木頭的,但是崇法寺塔是用石質,角梁用龍頭,挑出一個角梁,下面一個風鈴。

    和中國大部分佛塔一樣,崇法寺塔整體結構分地宮、塔基、塔身、塔剎4個部分。上世紀80年代對崇法寺塔進行維修時,文物工作者對地宮進行了清理。在清理過程中,發現一些宋代的銅錢,最晚是南宋的銅錢。因為這個地宮在南宋的時期估計就已被盜。里面當時佛教所用的法器等東西全被劫掠一空,就剩下一個盛佛舍利的石匣。這個石匣上面刻有文字,記載了崇法寺塔建造的過程,從紹圣元年開始建塔到紹圣五年落成,這些過程記載得很詳細。塔基是整座塔的下部基礎,覆蓋在地宮之上,基座呈須彌狀。現在,塔基和地宮已經被深埋于地下,我們已經無緣看到它們的廬山真面目了。崇法寺塔的塔身結構為八角形,第一層高5米,直徑7.7米。東、南、西三面設有佛龕面門,這里原來應該供有佛像。北面設有登塔的小門,由此可以攀緣而上,直登塔頂。整座佛塔由底向上逐漸收小,遠遠望去,塔身呈角錐型。每層檐下均有仰蓮相托。仰望塔身,如9朵蓮花開放。我們從外表可以看出,塔呈八角型,四方各開一門,塔的每個角上都鑲一龍頭,龍頭下垂一風鈴,起風的時候,離很遠都能聽到叮叮當當的風鈴聲。

    崇法寺塔還是一座磚砌閣樓式的佛塔建筑。在每一層塔窗外的平座上,都有這么一些小石槽,這些石槽是干什么用的呢?據李俊山館長介紹,它原來上面有欄桿。欄桿估計不會太高,也就是五六十厘米,它是一種示意性的,仿樓閣式的。開的有一個槽,這個槽正好把伏地梁。如果安樓閣式圍欄的話,正好卡在里面。據專家考證,原來每一層平座上都應該有一圈圍欄,但是,這種圍欄只是示意性的,像一種古建筑,樓

    閣式建筑,由于到上部以后,基于平座和塔檐之間的高度不夠了,也許沒有行人的功能。

    一般認為,崇法寺塔應該是磚石結構,但是,這座塔卻是一座罕見的木構磚塔。塔剎,是塔身的最高部分,也是全塔的精華。剎,是梵文“|差多羅”或“制多羅”的音譯,意思是土和田,代表國土或者佛國。崇法寺塔的塔剎由相輪、寶瓶、傘蓋等組成。為了穩固塔身,還用鐵鏈將塔剎系在塔頂上。塔剎最顯眼的標志是套在塔桿上的這個圓環,在佛寺中,這個圓環叫做相輪,也稱金盤。古書上稱|“人仰視之為相”。起仰視和敬佛禮的作用。

    崇法寺塔建筑藝術價值較大

    崇法寺和崇法寺塔歷來為永城的旅游勝景,春秋兩季,云朵冉冉從塔頂繞過,梵鐘聲聲,白云裊裊,使人產生無限遐想。登塔遠眺,歷來為永城士子們閑暇時的游覽項目。這些堅硬的青石踏步,被游塔的人們踏磨得十分光亮,這凹陷下去的青石板見證了歷史,見證了崇法寺曾經的輝煌。

    崇法寺塔的內部結構和其他地方的佛塔不同。李俊山館長說,按照中國塔的造型結構形式,像西安的大雁塔,它屬于方型,是唐代塔,屬于方形壁內折上式,進去以后,從里邊來回折轉折轉,一眼就能看到頂部。另外還有空筒錯角式、穿心式,開封繁塔的穿壁繞平座式,各種內部結構基本上是一個塔一種形式,盤旋著,或者穿心著,或者穿壁繞平座就上去了。但是,崇法寺塔的內部結構卻是采用了各種方式融合在一起。它1、2層是穿心式,到第3層是穿心帶回廊式,又有方形壁內折上式,把各種塔的內部結構融合在一塊,把南北方造塔藝術融合在一塊。它是中國古塔內部造型結構的一個特殊的例子。專家把崇法寺塔認為是中國南北方造塔藝術的綜合性產物,在中國古建筑藝術上價值較大。

    走進古塔,猶如走進一座迷宮。第一層是一個回廊,在回廊的兩壁上鑲嵌著各種帶黃綠釉的佛像磚。這些佛像磚大家可以看到,中間一個佛像,兩邊站兩個弟子。這種帶黃綠釉的佛像磚全塔共有651塊,它們分布在塔內的墻壁上和各個角落。塔里還有塔銘,共有5塊,雕刻時間是紹圣二年,也就是公元1095年。這些塔銘記載了當年修筑崇法寺塔的經過和善男信女的名字。中間這些凸起的又是什么東西呢?據了解,這凸起正是當時的黏合劑。這種黏合劑的成分據說是小米汁和石灰相拌而成的。有句俗話說得好,石灰和小米汁,號稱萬年牢。

    崇法寺塔的第2層是一個塔心室。它的面積和第1層不一樣。第1層是個轉著的回廊,第2層是個塔心室。再往上面第3層又是一種攀爬方式。第4層,又是一個比較小的塔心室。特別到第4層的時候,會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會感覺塔是不是就這幾層了?其實不然,上邊還有幾層,只是塔門隱藏在塔的墻壁之上,讓人難以找到。順著暗藏的樓梯上去,越往上攀爬,階梯越是狹窄。到了第9層,就只剩下一個可以向外望的窗口了。極目四望,永城老城盡收眼底。據說,在風清日朗的季節,從這里可以看到30公里以外的芒碭群山。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新網 2013年04月2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