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三年,固定資產由4萬元上升到1200萬元,年產值2200萬元,生產品種由20多個上升到近千個,年生產加工能力50000件5000噸,連續三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產品合格率、優質率連年達100%。她不但自己創業,還帶動20多名大學生和附近農村青年就業,成為講政治、有知識、懂技術、有覺悟,促進新農村發展的一代新型農民。
她就是順店鎮尹崗村的禹州市興農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松會。
2012年2月的一天,禹州市興農模具有限公司內歡聲笑語一片,20多個青年員工簇擁著年輕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松會,慶祝公司又接到了一批30套來自國家航天中心的精密部件模具訂單。去年5月,公司就曾接到湖北省武漢市某高院校轉來的30套結構復雜,精密度要求極高的國家航天中心航天衛星部件模具訂單。公司員工團結協作,晝夜奮戰,按照圖紙要求,一絲不茍,連續苦戰了20多天,終于圓滿完成了任務,經檢驗產品優質率全部達到100%。如今,國家航天中心又將一批精密度要求更高,時間要求更緊,任務更加艱巨的航天部件模具訂單交給了他們,這是對他們極大的信任和精神鼓舞。
三年前,在校學習期間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20歲女孩兒徐松會,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省內一所職業技術院校。當她懷著美麗的夢想來到社會上求職時,看到不少與自己一樣的大中專畢業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困惑彷徨,當她看到家鄉的一些鄉親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脫貧時,就萌發了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創業、帶動部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學和農村青年姐妹兄弟自主創業的想法。她的想法得到了曾任多年村黨支部書記和鄉鎮企業負責人的父親徐新譜的大力支持。通過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了解到,一種名為消失模(又稱實型鑄造)的鑄造新工藝,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面世。這種新工藝是國家科技進步項目,具有勞動強度、能源消耗、產品成本低等優點,但在我國廣大農村興起的眾多鑄造行業中卻沒有普及推廣。為此,她決定推廣這種新工藝,做國內科技星火播種人,做農村致富帶頭人。
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徐松會是個不干則已,干就干好、干出名堂,并且有一定政治頭腦,又有一定經濟觀念卓爾不凡的人。在校期間,她就聽名師和專家學者多次強調“任何一個名牌的形成都是企業精細化管理,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的結果”。她要把自己的企業做成名牌,做成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興農”品牌。她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經過努力,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并且一定能夠達到!
“超越優秀,邁向卓越。”一個甘于平庸的人,永遠不會把事情做得最好。只有不甘平庸,甚至不甘于優秀,努力超越優秀,成為卓越者,才會把事情做到最好。
徐松會做到了。
短短的三年,由于有知識,懂經營,善管理,“禹州市興農模具有限公司”猶如一只斑斕的金鳳凰,振翅飛翔在家鄉的黃土地上,她“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公司起步時投資額不足四萬元,目前固定資產已達到1200萬元,年產值由當年的100多萬元猛增到2200萬元,訂貨商由4家發展到現在的37家,產品合格率、優質率達到100%,成為省內外同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徐松會,成了當代大學生中自主創業、帶動就業的佼佼者,成了當代婦女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光輝典范,更成了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一貫倡導的“注重內涵、注重引領、注重協調、注重民生,創新思維、創新思路、創新方式、創新舉措,尊重規律、規劃先行、因勢利導、循序漸進”能拼會贏的河南人!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采訪徐松會的過程中,令人感觸頗深的就是這一點。徐松會說,現在發愁的不是產品沒有市場,而是公司的生產能力太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目前公司的年生產能力只有5000噸,她今年的供貨合同已達到了2萬噸,計劃三年內,將企業規模擴大三倍,變目前單一的生產消失模具為消失模具+鑄造+機件深加工,年產值就可以增加到6000萬元至1億2000萬元,帶動就業人員可以發展到近100人。她充滿信心地說,最終目標是讓自己的產品走出國門,沖向世界,站在市質量獎,省質量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領獎臺上,為中部崛起,為河南中原經濟區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在加快全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在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進程中,徐松會和她的“禹州興農模具有限公司”創業團隊,正在向著高端、高質、高效的宏偉目標跑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