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
李海峰,禹州市金堂鈞窯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
上榜理由<<<
從人人羨慕的“體制內”走出,下海經(jīng)商;從剛開始單純的子承父業(yè)到最后深深愛上鈞瓷,李海峰走得很慢、很穩(wěn)。讓“國粹經(jīng)典”走出國門曾是他的夢想,如今,他的鈞瓷作品不但暢銷海內外,而且金堂鈞瓷《瑞澤四海·世博鼎》、《瑞澤四海·世博簋》被選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禮,禮贈世界各國政要;《和樽》被選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外事活動禮品,隨胡錦濤總書記出訪……
人生“選擇題”
也許李海峰不會想到,鄭州大學現(xiàn)代管理學院管理專業(yè)的他畢業(yè)后還是沒有逃離回老家禹州神垕鎮(zhèn)“玩泥巴”的命運。
禹州神垕鎮(zhèn)在“中國鈞瓷之都”這個光環(huán)下,大大小小近200家鈞瓷生產企業(yè)鋪滿這個如今也不顯大氣的瓷都。
以“雨過天晴云破處,夕陽紫翠忽成嵐”的窯變效果冠絕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國粹經(jīng)典——始于唐、盛行于宋代宮廷的鈞瓷,在神垕鎮(zhèn)這片小小的土地上已興衰傳承了一千三百多年。
名聲海內外的鈞瓷藝術,在新時代里,卻鮮有走出國門的經(jīng)典鈞瓷作品。在為數(shù)不多的神垕鎮(zhèn)鈞瓷企業(yè)中,李海峰帶領的金堂鈞窯是其中一家。
金堂鈞瓷《瑞澤四海·世博鼎》、《瑞澤四海·世博簋》被選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禮,禮贈世界各國政要;《和樽》被選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外事活動禮品,隨胡錦濤總書記出訪;《和合鼎》、《福祿如意》被指定為中國網(wǎng)球公開賽世界頂級球星禮品;《坤德尊》被美國前副國務卿格嘎瑞·紐韋爾、中國駐日本國特命大使程永華等珍藏;《盛世旺鼓·文房四寶》被外交部選為國禮,隨溫家寶總理出訪。
但在年輕時的李海峰看來,家鄉(xiāng)神垕鎮(zhèn)只是由一個個古舊的制窯作坊組成的落后小鎮(zhèn)。雖然被定為中國鈞瓷文化的發(fā)祥地、“中國鈞瓷之都”.但這些顯然沒有上世紀90年代城市里的高樓大廈、車來車往對這個年經(jīng)人更有吸引力。
雖然父親也是這其中一個小窯廠的廠主,也被評為“民間工藝美術家”。但在當時,年輕的他怎么也看不出來,一團團的釉泥投入破舊的窯爐里能燃燒出自己的未來。
“當時,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一直都是好學生。因為小時候去過一次城里走親戚,城市的生活讓我向往,從小時就埋下了要‘跳龍門’的想法。”
1996年,李海峰從鄭州大學現(xiàn)代管理學院畢業(yè),“九十年代的大學生在當時還是不多的”。像當時大多數(shù)大學生一樣,由于國家的好政策,他端到了鐵飯碗,被安排到當時的許昌市建設委員會工作。
一切好像如他所想像的那樣,找到了城里的女朋友,幾年之后他也會有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在禹州市神垕鎮(zhèn)的土地上像父輩一樣生活。在城市里,他可以有自己全新的開始。
一年后,由于父親工作時意外受傷,李海峰帶著女朋友趕到家里。手術后的父親心力憔悴,希望他能回來傳承家里的這門手藝。當時,李海峰認為這只是父親多年的一種鈞瓷情結,但從小孝順的他也知道自己肩負著父親的期望。
一番艱難的抉擇后,李海峰放棄了公務員的工作,帶著城里的女朋友回到了剛剛離開一年的老家神垕鎮(zhèn)。
把產品當成作品做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選擇;而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自己的選擇。決定人生的,不是命運,而是你自己的每一次抉擇。”
對“選擇”有了這樣的理解之后,李海峰就甩開膀子開始干。一晃十五載,城里的女朋友也已成為他的妻子。搖著茶杯中的普洱茶,李海峰若有所思。
仔細梳理十五年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他把2005年看作自己企業(yè)成長的關鍵一年。
剛回到家鄉(xiāng),李海峰急著把企業(yè)做大。囿于年輕時自己的視野、思維格局限制,他開始在神垕鎮(zhèn)南部大膽投資,另建新廠。
2000年,新廠投入使用,面對當?shù)剽x瓷銷售市場一直不佳的現(xiàn)狀,李海峰把目光放在了炻瓷(一種低端環(huán)保日用瓷)生產上。
在李海峰看來,炻瓷作為一種日用產品可以快速打入大眾市場。屬于快消品范疇的炻瓷會是企業(yè)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炻瓷雖說低端,但是環(huán)保,對人體無害,就是餐桌上用的盤碟碗這一類,所以當時想著一定是有出路的。”
然而,幾年的堅持之后,李海峰發(fā)現(xiàn),市場不是憑腦袋想出來的。
鈞瓷作為當年的宮廷用品,自然出身高貴。單從生產工藝上來說,鈞瓷的工序就多達72種。如此的精工細琢,決不應該走低端的日用品路子。
2005年,李海峰下定決心,停止了炻瓷生產。之后的近一年時間中,他把自己從窯廠的日常監(jiān)管工作中解放出來。用近一年時間賠錢的代價思考鈞瓷的出路。
北上北京,南下廣州,東到江蘇。江西的景德鎮(zhèn),江蘇的宜興紫砂壺等,只要是與鈞瓷相關的行業(yè),他都會去學習、琢磨。
“2005年前后一年時間明白了很多東西,從那以后對鈞瓷的認識也不一樣了,也從失敗中悟到很多東西。覺得做鈞瓷是不能求量的。再一個,做鈞瓷不是在做產品,而是在做作品。以前就是今年生產兩個,明年生產十個,不行了我再生產日用瓷,現(xiàn)在就會想明年生產一個,怎樣能把一個產品作成藝術作品。”
此后,李海峰開始苦心鉆研鈞瓷代表作品。并結合自己的理解設計自己的作品。
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上海世博局為此專程到禹州鈞瓷生產基地進行考察,并于2009年9月確定制作其中的兩款作品,從一組數(shù)字就可以體會到《瑞澤四!氛Q生的艱辛:金堂鈞窯共設計13款式樣,生產歷時120多天,累計生產毛坯2560件,投入資金逾百萬元,最終選中365件珍品作為世博會禮品。
有了對鈞瓷作品的深入理解之后,李海峰的思想格局也變得開闊起來,經(jīng)過深入研究后,制定出企業(yè)整體的發(fā)展戰(zhàn)略:圍繞“傳承、文化、求珍”的發(fā)展策略,恪守“民族的·經(jīng)典的”制瓷理念,做世界一流品牌。
與此同時,他開始以設計作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建設設計團隊。目前企業(yè)擁有專業(yè)技術人員和工藝美術大師80余人,如此強大的專業(yè)團隊使他的產品開始一步一步往“作品”、“精品”的領域靠近。
如今,李海峰創(chuàng)作的金堂鈞瓷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及日本、法國、美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在禹州、許昌、鄭州設有分公司及展館,并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幾個城市都有代理商加盟。
在金堂鈞窯的官方網(wǎng)站上,記者看到一段李海峰的致辭:一個民族的復興,首先是文化的復興。但于鈞瓷文化而言,所需的不僅僅是復興,她更是華夏文明走向世界的文化橋梁。只有在繼承鈞瓷傳統(tǒng)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博大精深的鈞瓷文化,才能打造品牌,成就經(jīng)典,才能讓鈞瓷成為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靚麗奇葩,讓鈞瓷文化成為中國五千年歷史化長河里的璀璨明珠,并永遠光耀于九州四海!
或許,看客會以為這只是一個企業(yè)家的空口號。但親自聽李海峰從二十年前講到現(xiàn)在,記者腦海里再一次想起這段口號時,想到的卻不僅僅是這些。
此去經(jīng)年,或許,李海峰比誰都更能體會“雨過天晴云破處,夕陽紫翠忽成嵐”這首古詩的韻意。(原標題:李海峰:重拾“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