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為宋五大名窯之一,位于今河南禹州,屬北方青瓷系統。創始于唐,興盛于北宋。鈞瓷極其珍貴,在民間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說法。
鈞瓷以“雨過天晴云破處,夕陽紫翠忽成嵐”的窯變效果,一改自漢至唐以來“南青北白”的單色釉發展脈絡,自此中國瓷器開始進入出五彩斑斕的時代。
鈞瓷的釉色窯變藝術效果不是人為的,而是在窯內爐火的高溫下自然形成的。鈞瓷入窯的時候,是沒有任何色彩的,是一體素凈。那七彩輝映、讓人心旌動搖的絢麗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畫面都是在燒制過程中在窯內形成的,這就是窯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窯變原理就是釉料礦物在爐火高溫下轉化呈色的物理化學現象。好的窯變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復雜,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窯爐、器物在窯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學的燒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組合才能實現。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就是在人們對窯變現象有了相當認識和了解的今天,人們對窯變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來、不期而至,這也更增添了鈞瓷藝術震撼人心的魅力。
人間有五色,尚且千變萬化,何況鈞瓷色彩天成,更是變幻無窮,故世上絕無相同之兩件鈞瓷,所謂“鈞無雙”也。加之鈞瓷燒制極難,有“十窯九不成”之說。歷代帝王皆欽定為御用珍品,專有于宮廷而嚴禁于民間,亦“君無雙”之意。中國五大名瓷,鈞、汝、官、哥、定,以鈞瓷為首,謂瓷之君也。其它瓷上可供于貴宦高堂,下可用于布衣陋室,唯鈞瓷自帝室之下,民間罕見,莫知其祥。故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的說法。【原標題:鈞瓷無對,窯變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