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許昌 >> 許昌風情 >> 特色訪談 >> 瀏覽許昌

大禹文化之鄉河南禹州:鈞瓷之都 華夏之源

2012/8/15 10:03:09 點擊數: 【字體:

大禹文化之鄉河南禹州:鈞瓷之都  華夏之源
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禹州

    【大公中原新聞網訊】禹州地處中原腹地, 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華夏民族之根,華夏之都。禹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洪荒初開,人類祖先便在這里繁衍生息。早在新、舊石器時代,就閃耀著華夏文明之光,為華夏文明的中心。早在原始社會末期,這里就是黃帝部落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后來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居住在今禹州市西北部和北部山區的具茨山。

大禹文化之鄉河南禹州:鈞瓷之都  華夏之源
河南禹州鈞官窯遺址博物館

    華夏之源——中國大禹文化之鄉
      
    禹州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遺跡上古時期,禹州屬于應龍氏部落領地。發祥于黃帝,昌明于大禹,傳承于夏啟。于中華5000年文明史同步。
      
    史書記載:“帝啟之歲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宴諸侯于鈞臺,諸侯從”(《竹書記年》)。潁河上游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禹州自古稱華夏第一都,大禹治水的政事在禹州廣為傳頌,禹州也因此而得名,北京世紀壇銅柱歷史紀年即禹州為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建都之地。大禹因治水有功曾在此受封“夏伯”。禹子啟繼位后,于鈞臺大宴天下諸侯,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從此,華夏五千年文明從這片熱土開始。自夏始,經商、西周、春秋戰國,曾三次為夏韓古都;秦以降,至順治十八年(1661年)歷時兩千多年,均為京畿重地或一方一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漢為潁川郡,晉唐為陽翟,宋元明為鈞州,明萬歷三年四月,為避皇帝朱翊鈞諱,改名禹州。
      
    黃帝之后的諸多帝王,如顓頊、帝嚳、堯、舜等領地均在禹州。其中大禹在禹州活動最頻繁,最長久,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帝舜封為夏伯,把他的領地虞邑賜予大禹,改名夏邑。夏邑便是今日之禹州。在城南三峰山左邊建有夏亭城。帝舜故世后,大禹即天子位,國號夏。
      
    史家言:堯舜傳賢,禹傳子。從此以后,禹州成為中國最早的奴隸制王朝的國都。
      
    鈞瓷之都——中國陶瓷文化之鄉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而禹州則是中國瓷器的重要發祥地,是著名的“中國陶瓷文化之鄉”。其陶藝制作已有1700多年歷史,而鈞瓷又以其貴、神、奇、妙四大特點堪稱瓷中極品,憑借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復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云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之說。 名人曾用“ 出窯一幅元人畫,落葉寒林返暮鴉”“ 雨過天晴泛紅霞,夕陽紫翠忽成嵐”“ 峽谷飛瀑菟絲縷,窯變奇景天外天” 等來形容鈞瓷窯變之妙,民間有“ 鈞與玉比,鈞比玉美,似玉非玉勝似玉” 、“ 黃金有價鈞無價” ,國外更有“ 雅堂無鈞瓷,不可自夸富” 、“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之說。

大禹文化之鄉河南禹州:鈞瓷之都  華夏之源
禹州市神垕鎮

    2003年,禹州市神垕鎮等地被國家批準為鈞瓷原產地,受到保護。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陶瓷窯遺址類禹州獨占一半,其中禹州鈞官窯遺址博物館在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同時也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同時也進入國家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禹州鈞瓷燒制工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 2002年起,禹州市每年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陶瓷工藝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鈞瓷文化節活動,以弘揚和提升禹州鈞瓷這一中華瑰寶的深厚魅力。 2008年禹州又因鈞瓷文化而被列入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原標題:河南禹州:感受中華之魅 尋根華夏之源)

    來源:大公中原新聞網綜合      2012.2.17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