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 獅 補 桌
刻石15歲那年,正值王村村西“正覺寺”修茸,方丈請刻石的父親按照設計,刻制一個供人焚香祭祀的石供桌。雙方言明,如果刻出的供桌,既刻工精細,又符合尺寸,賞錢兩串,否則罰錢兩串,工算白費。不料在即將竣工交驗時,老石匠一時不慎,打掉了供桌外腿的一個角,萬般焦急無奈。此時刻石靈機一動,在供桌缺損處刻了一對石獅子。交工時,方丈發現兩獅昂首挺胸,口含寶珠,俯于桌前,天然成趣,滿心歡喜,又加賞錢兩串。
名 聲 大 振
乾隆重十六年(1751),王刻石在城西南鴻暢承攬了一項王家牌坊的建造工程。他在父親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獨出心裁。在兩廂過梁上雕刻了“二龍戲珠”、“雙鳳戲牡丹”,在石柱上刻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整個石坊結構渾然一體,巍然壯觀。建造石坊,在宋代已開始流行,到明清時期,光縣城之內就有各種石牌坊72座,但其雕刻工藝無一可與王刻石之工藝相提并論者,由此王刻石名聲大振。
龍 池 花 坊
臨 汝 遺 恨
龍池花牌坊建成之后,王刻石的名字聲播遠方。臨汝一財主用重金請刻石為之建坊。刻石在龍池花牌樓的基礎上,又有大的突破,其中有一石雕算盤,稍有風吹便嘩嘩作響。竣工后,財主問王刻石:“你還能刻得比這座牌坊更好嗎?”刻石說:“藝無止境,一個更比一個精妙。”財主怕再有人聘請王刻石建造石坊會更高一著,壓住自己的氣,就暗下毒手,將王刻石殘害身亡,年三十余歲。作者:賈克明【原標題:王刻石巧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