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許昌

王刻石巧奪天工

2013/9/13 14:40:47 點擊數: 【字體:

 
    王刻石,原名土金,清代乾隆年間人,出生于城西北20華里處王村的一個石匠家庭。土金自幼穎悟,善刻畫,很早便學到了父親的全部手藝,且能在石雕工藝方面獨出心裁,標新立異。經他親手雕刻、建造的“節孝坊”現今仍保留完好,其造型別致,工藝精巧,世所罕見。土金的本名生前已被人遺忘,而藝名“王刻石’卻享譽遐邇。死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居住的王村叫做“巧匠王”。

    刻 獅 補 桌

    刻石15歲那年,正值王村村西“正覺寺”修茸,方丈請刻石的父親按照設計,刻制一個供人焚香祭祀的石供桌。雙方言明,如果刻出的供桌,既刻工精細,又符合尺寸,賞錢兩串,否則罰錢兩串,工算白費。不料在即將竣工交驗時,老石匠一時不慎,打掉了供桌外腿的一個角,萬般焦急無奈。此時刻石靈機一動,在供桌缺損處刻了一對石獅子。交工時,方丈發現兩獅昂首挺胸,口含寶珠,俯于桌前,天然成趣,滿心歡喜,又加賞錢兩串。

    名 聲 大 振

    乾隆重十六年(1751),王刻石在城西南鴻暢承攬了一項王家牌坊的建造工程。他在父親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獨出心裁。在兩廂過梁上雕刻了“二龍戲珠”、“雙鳳戲牡丹”,在石柱上刻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整個石坊結構渾然一體,巍然壯觀。建造石坊,在宋代已開始流行,到明清時期,光縣城之內就有各種石牌坊72座,但其雕刻工藝無一可與王刻石之工藝相提并論者,由此王刻石名聲大振。

    龍 池 花 坊

    乾隆十九年(1754),王刻石又承擔了禹州第一座皇上“御批敕建”的龍池“節孝坊”。原來,龍池村(今禹州市火龍鎮龍池村)有個儒生叫周國才,娶妻李氏,新婚不久,國才病故。李氏青年守寡,孝養公婆,始終不渝。其侄孫周生員出任布政使,為彰其祖母李氏節孝德行,親寫奏章,上疏皇上,被德宗皇帝恩準,建造跨街牌坊(這對“女子建坊必順街而立”的俗規是個破例)。王刻石雕刻此坊更加標新立異。他在坊的橫梁上修筑起斗拱和屋檐,飛檐起脊,如同閣樓。高10米,寬7米,四柱三間,牌樓式樣。華表地面以上高度4米,重約兩噸。屋額兩面,分別刻著“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中間正楷陰刻“旌表儒士周國才妻李氏節孝坊”十三個字。字額上邊是紅石透欞雕刻花鳥圖案。坊額正面為“文王訪賢”、“太公垂釣”等浮雕。背面是“郭子儀縛子上朝”故事雕刻。再上,刻有“圣旨”牌,高置正中,下有“欽旌貞節”四個大字。兩邊分別刻有“下八仙”和“中八仙”圖像。橫梁石上刻有“丹鳳朝陽”、“天馬行空”等八幅圖案。另有“喜鵲鬧梅”、“鵪鶉叨谷”等浮雕,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臨 汝 遺 恨

    龍池花牌坊建成之后,王刻石的名字聲播遠方。臨汝一財主用重金請刻石為之建坊。刻石在龍池花牌樓的基礎上,又有大的突破,其中有一石雕算盤,稍有風吹便嘩嘩作響。竣工后,財主問王刻石:“你還能刻得比這座牌坊更好嗎?”刻石說:“藝無止境,一個更比一個精妙。”財主怕再有人聘請王刻石建造石坊會更高一著,壓住自己的氣,就暗下毒手,將王刻石殘害身亡,年三十余歲。作者:賈克明【原標題:王刻石巧奪天工】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禹州網 2013-06-2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李膺執憲“死不旋踵"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