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北京北普陀影視培訓基地董事長,1949年出生于許昌。
也許真的是“佛度有緣人”的禪機,讓梅子的事業和“北普陀”這個帶有佛家色彩的名字聯系在一起,梅子所走的路上,曾經歷了多次劫難,但是逢難必化。
佛家有言:佛度有緣人。
每個初見梅子的人,都會被她的慈眉善目所吸引。也許真的是“佛渡有緣人”的禪機,讓梅子的事業和“北普陀”這個帶有佛家色彩的名字聯系在一起,梅子所走的路上,曾經歷了多次劫難,但是逢難必化。梅子說,種因得因,種果得果,種善得善,種惡得惡,經商之道,要以誠待人。
文人“下海”
在北京南郊一個叫南宮村的地方,有一座很可能成為中國好萊塢的影視基地,這就是繼無錫、涿州之后誕生的中國第三個影視城---北京北普陀影視培訓基地(以下簡稱北普陀)。《大宅門》、《走向共和》、《雍正王朝》、《還珠格格》、《小兵張嘎》等800余部影視劇,都曾在這里取景拍攝。
純正的古建筑群,紅墻綠瓦、金碧輝煌,萬頃湖面波光粼粼,千里長堤柳煙茫茫,百態觀音群雕栩栩如生,古樸的酒樓、飯莊、茶館、典當行排列有序,打拳、賣藝、說書、唱曲的應有盡有……一位名家遍游之后感嘆不已,即興賦詩道:“高高下下樹,重重疊疊山,曲曲彎彎路,叮叮咚咚泉……”
這就是北普陀。它的女管家是來自河南的梅子。
梅子出生在許昌,后來到了新鄉,曾做過十多年的音樂教師。梅子的大學畢業論文《曹雪芹塑造人物的獨特性》曾在當時的學校引起了轟動。梅子用一篇論文叩開了紅學的大門,又用紅學叩開了商海的大門。
紅學大家周汝昌先生曾寫到:“雪芹一生辛苦著書,就是為了‘千紅一哭(窟)、萬艷同悲(杯)’,他把生命和才華都付與了女子,而現代女性似乎沒有做出一件對得起他的文學事業的事。這是令我每一念及,便生憾悵的大事。”而1986年年初,梅子懷揣著她創作的《曹雪芹夢斷西山》的劇本到了北京,見到了周汝昌。周汝昌為她提字:“暗香疏影散芳華,重見中原有作家,夢斷西山為芹痛,滿村黃葉煥煙霞。”1989年到1992年的3年時間里,梅子被中央電視臺影視部聘為特邀編劇,創作出《刑警也有眼淚》、《生死線上》、《水清》、《一路平安》等多部電視劇本,并不同程度地在社會上引起反響。
梅子人緣好,有人就跟她說,人緣好,應該經商,否則的話,就太可惜了。作為一個文人,梅子一直想寫一部類似于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巨著,便更有人跟梅子說,經商是體驗生活的最好方式,不經商很難寫出《人間喜劇》般的生活精髓。
1992年2月,梅子被邀請到中央電視臺所屬的華業電視咨詢公司體驗生活,準備寫一部反映知識分子“下海”的電視劇本,并試著擔任了國際發展中心的主任。誰知,這次體驗竟真讓梅子游進商海,并在商海大潮的翻飛之中歷經大幸與大難。
梅子起初并沒有覺得自己有經商的天分,而且文人“下海”之初,不習水性,找不到點子賺不來錢,梅子一時慌了手腳。當年10月,為了完成公司下達的每年上繳20萬元的任務,梅子創辦了“南海實業發展公司”,從此,她有了自己的陣地。從那時起,她建起了工業廠房和辦公樓,辦起了合資企業,搞起了實業。
北普陀的管家
北京大興南宮村,曾是為元、明、清三代帝王行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但是,1994年之前,這塊土地上留下的盡是牛場、鴨群、豬圈,垃圾遍地,一片湖也被污染。一天,就在梅子和幾個朋友在湖邊行走的時候,平靜的湖面突然熱鬧起來,數條魚兒躍出水面,于是朋友跟她開玩笑說,你這小菩薩,魚兒看見你都跳了起來,這可是塊風水寶地。
1994年元月,北普陀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奠基了。一年之后,往日的荒地、垃圾場已變成了一座皇家園林。1995年6月12日,北普陀正式營業。
北普陀生意最好的時候,每天的門票收入高達20萬元。然而,就在那時,梅子卻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官司一個接一個地打,北普陀甚至遭遇了被查封的危險,梅子只好減少一部分人員和車輛,縮減開支,使北普陀渡過難關。而更糟糕的是她的兄弟和兒子遭遇了綁架,梅子本人也遭遇投毒事件。一次談生意時,對方竟然趁她不注意,把一種破壞神經的***放入她的茶水中,梅子連喝了半個月的解毒水才清醒過來。一時間,所有的劫難似乎都向梅子涌去。
遇到這樣的事情,梅子并沒有覺得不幸和悲哀,她總是感覺這是在體驗生活,“還有這樣的事情?簡直太好了!”很多人對于梅子懷有這樣的心理無法理解,梅子卻認為,如果說唐僧西天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話,那么,自己現在所受的這些苦離八十一難還差很多。她相信種善得善,種惡得惡,一切歡喜禍福,自有定數,一切皆有公道。所以,梅子總是以“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心態對待所遭遇的一切。
梅子的心還一直記掛著教育。自1994年起,梅子先后接納了河南省獲嘉縣的36名貧困生學習軍樂,北京大興27名孤兒和輟學兒童學習藝術,安徽阜南33名特困生學習表演、制作、魔術、舞蹈,甚至還為居住在青海省雄先縣的藏族人民免費培養了兩名大學生。
“已是懸崖百丈冰,她在叢中笑。”梅子的笑沒有那么凄冷堅韌,她的笑溫婉而淺淡,但是,就是這溫婉和淺淡,將一個女子海納百川的氣度包容了進去,這種氣度,絕不輸給任何一個男兒。(原標題:梅子:中州女子繪就“北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