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間曲藝靈寶道情皮影面臨失傳困境
2011/5/5 10:16:4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新華網河南頻道9月15日電 (記者劉巖)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河南民間曲藝靈寶道情皮影,因道情藝人的相繼離世,正面臨失傳的境地,亟待保護和搶救。
靈寶道情皮影是清代中葉由當地藝人將宣揚道教經義的道情戲與皮影相結合而形成的藝術形式,曾流傳于陜、晉、豫一帶。據靈寶文化館館長張天靈介紹,建國前,靈寶不少村莊都有獨立的道情皮影戲班,建國后靈寶還成立了專業的道情皮影劇團,文革時解散。上世紀80年代以來,道情藝人經常到全國各地演出交流,參加過廣州中華百絕博覽會、五臺山國際旅游節等眾多節會,由此引來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考察,并數度走出國門,為中華民族藝術贏得了世界贊譽。
張天靈說,靈寶道情皮影劇本多時達到100多部,建國后有50多部,目前尚存30多部,都是藝人一代代口口相傳。但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一批老藝人相繼離世,至今靈寶道情皮影的真正傳人只剩下72歲的索辛酉一人。社會生活的變化,使靈寶道情皮影賴以生存的民俗環境不復存在,即便在當地,也只能在偏遠山區才能看到它的演唱。“現在農村連電影都不看了,誰還看皮影?沒人看就賺不了錢,年輕人都不愿意干,索辛酉也發愁沒有傳人。”靈寶地處亞武山道教圣地,境內有古老的函谷關和老子故居太初宮。靈寶道情皮影植根于道教文化,從題材到音樂都具有明顯的道教文化色彩,是目前國內僅存的道教文化的傳播者,通過靈寶道情皮影可以全面了解、研究道教文化及其藝術。其皮影中既有清末到清初各時期的作品,更有彌足珍貴的明末作品,也極具收藏和研究價值。
張天靈說,靈寶文化館曾先后三次對道情皮影戲的音樂、劇目進行搶救錄制,但每次搶錄不久即有老藝人去世。后來,他們制定了一項五年保護計劃,包括收集和整理劇本、曲牌,對皮影進行拍照,建立網站,刻錄光盤,培養新人等,但由于經費等多方面原因,始終無法落實。目前他們正在向有關部門申請民族文化遺產項目保護,但同時也希望社會有識之士對靈寶道情皮影重新打造和包裝,進行市場開發,形成產業化,為弘揚民族精神和世界文化交流服務!驹瓨祟}:河南省民間曲藝靈寶道情皮影面臨失傳困境】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