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tǒng)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二股弦處境堪憂 大學生投身拯救

2014/7/16 9:58:02 點擊數(shù): 【字體:

         二股弦處境堪憂 大學生投身拯救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團成員正在與二股弦老藝人交流。
   
    二股弦這一劇種流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但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卻是陌生的。它就像是一個久居鄉(xiāng)野的滄桑老人,雖然有著極大的魅力和內涵,卻因缺乏關懷而逐漸走向衰亡。古老的遺產不能葬送在文化藝術繁榮的今天!如何使二股弦不至于衰落直至消亡,這不僅需要藝人、文化部門的努力,更需要大家的共同關注和參與,才能讓這一民間藝術瑰寶繼續(xù)流傳并發(fā)揚光大。
  
    久居鄉(xiāng)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織布紡花不賺錢,一心想看二股弦。”這句流傳于焦作市武陟縣的諺語充分說明了過去當?shù)厝罕妼Χ上疫@一民間戲劇的喜愛。
  
    二股弦發(fā)源、流傳于焦作市武陟縣,它是由民間小調發(fā)展演變而來,最早形成于宋朝。在吸收了其他戲曲、曲藝的藝術手段后,二股弦的內容逐漸豐富,表演形式逐漸多樣,在清代發(fā)展成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二股弦風格鮮明,樂曲唱腔委婉動聽。它的劇目以表現(xiàn)家庭生活、情感故事為主,說唱用本地方言,采用歷史上留傳的古老五音譜。二股弦的樂器分文場、武場,藝人自制的桑弓二股弦胡琴、銅板鼓音色獨特;樂譜有銅器譜、樂器譜。經過長期的發(fā)展,二股弦戲擁有5個曲牌、18個唱腔板式和100多個劇目。《機房教子》、《彩樓配》、《裴蘭英推磨》、《王定保借當》等眾多精彩曲目深受觀眾喜愛。
  
    由于沒有受到現(xiàn)代戲劇的影響,二股弦基本保持了原生態(tài),具有很高的學術及文化價值。2006年,二股弦入選“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后繼無人、資金缺乏,二股弦還能彈唱多久
  
    二股弦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藝術魅力,但其現(xiàn)在的發(fā)展卻舉步維艱,在保護和傳承方面的情形不容樂觀。
  
    目前,我國僅存一家二股弦劇團——焦作武陟大司馬村二股弦藝術團。該劇團成員在二股弦的傳承和發(fā)展上付出了很多,但現(xiàn)實卻讓二股弦面臨著雙重困境:鐘愛二股弦的藝人們普遍年事已高,年輕人對二股弦普遍“不感冒”。
  
    大司馬村二股弦藝術團現(xiàn)有成員36名,演員平均年齡76歲。只有在過年過節(jié)時,劇團的演員才會受邀在本村或周邊村鎮(zhèn)演出,報酬也不多。演員沒有固定收入,致使劇團的發(fā)展缺乏必要的資金和人才。
  
    “劇團在‘文革’結束后于1993年開始重建,由于大家的努力和村里的支持,劇團才慢慢有了些起色。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學習二股弦不感興趣,光靠我們這一群老頭兒、老太太又能支撐多久呢?目前劇團服裝和道具老化、可供更新的資金不足,還有就是老劇本丟失嚴重,又沒有寫出新劇本,有誰愿意天天聽同樣的戲?”老藝人鄒邵花在談到二股弦的傳承時心情沉重。
  
    大學生呼吁社會上更多人來保護二股弦
  
    全國戲曲普查時曾漏掉了二股弦。2006年暑假,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課題組在調查懷梆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一稀有劇種,并幫助二股弦申報“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暑假,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利用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組織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團到大司馬村對二股弦進行調研保護。在調研中,大學生領略了二股弦的獨特魅力并被其深深吸引,在調研之余他們還拜二股弦藝人為師學起了二股弦。老藝人們對這些大學生徒弟耐心地指導,并對他們贊不絕口:“別看這些大學生是聽著、唱著流行歌曲長大的,他們學習起二股弦來還挺快的!”
  
    “要是有越來越多像大學生這樣的有知識的人了解、接受、傳承二股弦,我們就不會擔心我們鐘愛并為之操勞了一生的藝術會失傳了。”大司馬二股弦劇團副團長丁長勝欣慰地說。
  
    調研團的大學生在大司馬村期間,白天調研,晚上分組對相關資料進行歸類、校對和錄入。他們不斷克服由于資料保存年限較長造成的繁體字、異體字、錯別字頻出的困難,整理出6個劇本,1個老藝人的傳記,并把相關的資料帶回學校繼續(xù)整理。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今年將大司馬村定為該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基地,也就是說以后會長期對二股弦進行相關的調研和保護。
  
    “光靠我們這些學生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有更多的社會群體關注、參與并加入到保護和發(fā)展二股弦的行列中來,讓二股弦走上新的戲臺,散發(fā)持久的藝術魅力。”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生蔣超說。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2009-07-2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