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濮之間尋根文化的四大閃光點(3)
2013/7/31 9:56:1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構建網絡 展示名人大潛力
淇、濮之間,是許多名人的誕生地與活動地,并因此而形成了相關的姓氏祖根地。
倉頡與史氏倉頡為黃帝時的史官,也是文字的發明者,有關倉頡的遺跡在河南、陜西等地有多處,但南樂有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倉頡廟。南樂縣吳村為倉頡故里,當地有古樹,傳為倉頡出生地。其附近有造書臺、倉頡陵。倉頡為倉、頡、史姓的得姓始祖。史氏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85位。
揮公與張氏《元和姓纂》:“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公,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揮與顓頊同時,揮為弓正,也應居住在顓頊之都帝丘(今濮陽),經專家研究論證后,已得到海內外張氏族裔的公認。張氏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3位。
豕韋與韋氏《通志·氏族略》云:“韋氏,亦曰豕韋氏,風姓。杜預云彭商之伯國,今滑州韋城即其地,能豢龍。故韋城古城內有豢龍井尚存。”豕韋氏為夏的同盟國,其活動地在今河南滑縣,也即韋氏祖根地。韋氏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68位。
顧伯與顧氏夏朝有諸侯國名顧國,其封地在今河南范縣,其首領叫顧伯,后被商湯所滅。國人以國為氏。故顧氏祖根地在今河南范縣。顧氏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89位。
伯禽與秦氏秦氏除源自嬴姓秦國之外,還有一支源自姬姓。《古今姓氏書辨證》:“周文公世子伯禽父受封為魯侯,裔孫以公族為魯大夫者,食邑于秦,以邑為氏。”秦邑在今河南范縣。秦氏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4位。
范武子與范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范氏出自祁姓,帝堯裔孫劉累之后。在周為唐杜氏,周宣王滅杜,杜伯之子隰叔奔晉為士師,曾孫士會,食采于范,其地濮州范縣也,子孫遂為范氏。”士會,即范武子,為晉國大夫、中軍元帥,輔佐晉文公等晉國君王,他的封邑在今河南范縣。范氏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51位。
石與石氏衛國石氏以石最為著名,石為衛國老臣。衛桓公弟州吁襲殺桓公而自立為君,石為民除害,他與陳侯殺州吁于濮水之上,并同時處決了勾結州吁禍害百姓的親子石厚,由此產生了“大義滅親”的典故。石氏封邑石城,在今林州市境內。石氏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1位。
韓琦與韓氏韓氏祖根地在新鄭,但韓氏族裔中有韓琦,為北宋宰相,他與范仲淹共同抵御西夏,并與范仲淹、富弼同朝為政,為世人敬仰。在他的家鄉相州(今安陽市)仍保存有他的故居晝錦堂以及以韓琦墓為代表的韓氏墓地,還有為紀念他而修建的韓忠獻公廟。韓琦的后裔,在南方有廣泛分布,因此近年來也形成了韓氏尋根熱點。
淇、濮之間為河、淇故地,尋根資源有四大閃光點,要依托單姓搞開發,圍繞亮點建基地,要打破行政界限,整合資源,強勢開發,未來一定會成為河南根文化開發的重要一極。(專家論壇9本期壇主:張新斌)
特別提示:明日敬請關注“2006新百家姓商都大團圓”專家論壇之十《宋都珠璣巷,粵港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原標題:淇濮之間尋根文化的四大閃光點)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0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