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條叫吃“龍須”
爆米花
“龍眼”的混沌
明日就是我國傳統的“二月二”,又稱春龍節。這一天,人們除了去理個發,圖個“龍抬頭”的吉祥寓意,“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也在想盡花樣將日常的美食結合“龍抬頭”的習俗,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北面南米 “龍食”習俗有差異
“龍抬頭”這天南北各地的風俗食物不盡相同,倒是“北喜面南喜米”的習慣依舊不變。據了解,這天北方以卷春餅、吃餃子等面食為主,而在南方米飯、咸粥等稻谷類食物成了桌上的主角。
食“龍鱗”是北方人的習俗。“龍鱗”亦是春餅,是老北京人開春最先要食用的美味,不僅葷素搭配合理,薄薄的春餅也有著喜迎春天、祈盼豐收的美好寓意。天福號、浦五房等老字號的醬肉是搭配春餅最合適不過的食物了。喜歡咸口的人們,選購“天福號”的醬肘子較為合適,咸鮮香軟,牙口不好的人以及老年人也方便食用。而南派“浦五房”的醬肉,以甜口較為明顯,出品的肉質紅潤,清甜回味,也是不錯的選擇。再搭配上豆芽、韭菜、粉絲等食材,吃起來既營養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