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安陽民間的彩畫燈籠

2013/8/1 14:06:20 點擊數: 【字體:


安陽民間的彩畫燈籠
 
   “燈彩”又叫“彩燈”,是我國各地,特別是漢族廣大地區極為普遍的一種工藝品。在傳統民間工藝的百花園中,又是一束絢麗多姿的香花。
 
   燈彩,在人們心目中,是太平盛世,喜慶吉祥和節日歡樂的象征。燈彩的出現與我國傳統的民間節令風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彩燈,究竟起源于何時,說法不同。相傳在公元前2世紀的秦代,宮廷里便有了富麗堂皇的彩燈。到了漢代,每到上元夕夜(正月十五夜),就有百姓燃燈祭祀太乙神的習俗。
 
    唐代以后,上元節(正月十五)觀燈賞月,已逐漸成為黎民百姓的民俗節日。到了宋代,上元節觀燈的活動,已經盛況空前,成為全民性的娛樂活動,極為壯觀。據宋代周密寫的《武林舊事》一書中說:當時的東京汴梁,上至帝王,下至平昆百姓,傾城出動觀燈。隋朝時候,還只有正月十五一個晚上觀燈,而宋朝時,已擴大到從正月十三夜到正月十七夜,一連5天。事實上,一過正月初五,民間的各類花燈,便紛紛上市,花燈集中的地方,稱之為“燈市”。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各處城鎮、鄉村都張燈結彩,燃放焰火,耍獅子、龍燈,各種民間雜耍也紛紛出動。宋都汴梁城更是沿街陳列著各種能工巧匠扎成的燈山、彩樓,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明朝時,這種習俗沿襲下來。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不久,為慶賀元宵節(上元節)與民同樂,曾在南京的秦淮河上,燃放木燈萬只,隨河水漂流,景觀極為壯美。朱元璋遷都北京后,還增設“燈市”,現如今,北京的燈市口大街,便是當年最大的燈市。
 
    清代,正月十五玩花燈的習俗依然沒變,而且民間的彩燈制作工藝,還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燕京歲時記》這本書中對當時的燈節,有詳細的記連。大家都看過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的名著《紅樓夢》,在《紅樓夢》一書的第一回中,便極生動地描繪了當時賈府鬧元宵燈會的盛況。
 
    解放以后,人民生活逐年提高,國泰民安。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動盛況空前。一年一度的“元宵燈節”更是引人入勝。特別是制作彩燈的工藝水平,有了極大的改進和提高,并運用科技手段,增加了聲、光、電的效果。元宵佳節的夜晚,開封、洛陽、鄭州、安陽等各大城市,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賞燈晚會,入夜以后,各種形式的彩燈爭相比美。80年代以后又增添宣傳“計劃生育”、“吸煙有害”、“科普教育“等富有教育意義的大型電動彩燈,使傳統的彩燈增加了社會主義時代的新內涵。
 
    我省制作大型彩燈,以開封、洛陽最為有名,如大型“宮燈”、“電動造型燈”等。近年來鄭州市也出現了制作宮燈的工藝美術廠,有后來居上的趨勢。但與民俗有密切聯系,又受廣大群眾,特別是少年兒童歡迎的,要數安陽蘇奇村的“小彩燈”了。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民間工藝(2013-08-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