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大禹禹州邁出第一步
2013/8/14 14:12: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大禹以其治平天下洪患的蓋世奇功贏得萬民景仰,被奉為神靈,歷史上凡大禹治水所到之處,均有祭祀活動。如今,大禹陵所在地浙江紹興、號稱大禹故里的四川北川等地,通過祭拜大禹活動,把大禹文化牌打得有聲有色。
如今,通過一場莊重的公祭大禹活動,作為大禹之國、夏朝都城的禹州,在夏禹文化開發中走出了關鍵一步。
祭拜活動簡樸而莊重
5月4日,農歷三月二十一,這是禹州市方崗鄉禹山禹王廟廟會的日子。
禹山,民間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指揮部所在地。面對肆虐的洪水,他在這里運籌規劃,身體力行,凝聚起萬民的智慧與力量,終于將洪水引入大海,使人民重新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據說,禹山山坡上一塊塊巨石 都是大禹留下的遺跡。兩塊壓在一起的巨石叫做“石摞石”,大禹曾站在這塊石頭上眺望浩蕩的洪水、尋找治水的良策。不遠處的“椅子石”、“床面石”,則是大禹休憩的地方。正是出于對大禹豐功偉業的景仰,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一,這里都會有盛大的廟會活動,人們來到這里祭拜禹王,祈禱豐收。
這天一大早,一列長長的車隊來到這里,一行人神情莊重地走入禹王廟內,在大禹碑前依序排列,行禮 如儀,引來人們好奇的圍觀。
爆竹和音樂聲中,禹州市委常委、禹州市具茨山文明研究會會長、大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運璽等主祭 人走上前列。禹州市具茨山文明研究會等單位代表依次敬獻花籃,禹州市政協副主席楚書本抑揚頓挫地宣讀祭文:
“維公元二○一○年,歲在庚寅,春和景明。禹州市具茨山文明研究會、禹州夏禹文化研究會、禹州市文聯等,謹代表禹州全體夏墟兒女,具獻時鮮花果、鐘鼓歌舞,致祭于禹山禹王廟前……
巍巍大禹,一代楷模。立國始祖,民族英雄。偉哉禹功,肇啟華夏。美哉禹德,奠基文明。祭我大禹,追本思源。頌我大禹,繼往開來……”
這是禹州市第一次公祭大禹。這場簡樸而莊重的活動注定要載入禹州的歷史。因為,這里是一方因大禹而獲得內涵與名稱的土地。因為,這里是中華文明的出發點之一,是大禹精神的故鄉。
實實在在的“禹跡”
活動的最后一項內容是從禹州西南的大禹山,奔波數十公里到禹州東北的無梁鎮,瞻仰具茨山中的大禹治水遺跡:一塊銘刻著大禹治水工具的巨形山石。
正是暮春時節,天陰欲雨,人們穿過一個生長有許多青杏的村莊,沿著一條羊腸小道,走入大山深處。一路茵茵綠草,輕風佛面,時有泉水在腳下淙淙作響,清澈可人。
到達目的地,人們紛紛圍向一處奇異的巖刻。一個方形锨狀圖形被深深鐫刻在臨溪的一塊巨石上,雖經歲月剝蝕,仍然清晰可辨。讓人好奇的是,在其一側,竟然特意設置有一耳,以便于腳踩發力?梢娺@樣的小竅門,先民在4000年前就已掌握并應用于生產。
有心的人觀察發現,小溪對巖的峭壁上端,一塊山巖上有七個排列規整的深洞。那是否是又一處具茨山 巖刻,又與耒鍤圖形有什么聯系呢?
“在我們常見的大禹圖像中,都會看到一個類似于木锨的工具,名叫耒鍤。而這個圖形,經歷史考古學者考察確認,是上古時期特意留下來的耒鍤圖形,與周圍分布的眾多水利內容石刻共同組成了一座上古水利工程紀念館。”具茨山上古文明發現者、具茨山文明研究會秘書長劉俊杰向大家介紹說:“不久前,相關學科專家、學者考察時在這個圖形前,鄭重地鞠躬致敬。水利部水利史專家徐海亮曾說,大禹是全民族崇拜已久的民族英雄。通過解讀具茨山中實實在在的‘禹跡’,大禹之前數百年、數千年的災害、洪荒時期及抗爭自然環境的‘史跡’,就可以呈現在我們面前,史前文明的許多秘密,也可能從中得到啟發解釋。”
“別踩在上面!”見到一位攝影記者蹬上這塊山巖,王運璽部長連忙提醒。他特意對在場的當地干部說:“一定要把保護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實處,防止這些珍貴的遺跡遭受破壞!”
“具茨山猶如一座夏禹文化遺跡的寶庫,為我們研究夏禹文化、弘揚夏禹文化、利用夏禹文化都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堅定了我們開發夏禹文化,推動禹州鈞瓷文化、中藥文化和夏禹文化交相輝映,實現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心和信心。”站在石刻之前,王運璽勾畫著一幅宏偉的藍圖:“禹州是國家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大禹文化之鄉。組織和持續開展公祭大禹活動,是對優秀文化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可以借此活動有效地統籌全市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響大禹品牌,通過建設‘大禹遺址公園’,開展大禹歷史文化游、祭祖朝圣游、尋根游等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從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實現經濟結構的根本改變,推動禹州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大禹遺址公園的選址已經擬定,具茨山中與水利相關的巖刻,基本被囊括其中。建成之后,這里將成為人們旅游休閑、參觀學習的又一勝地。
活動將近中午才宣告結束,人們乘車返程,原本沾衣欲濕的雨點,此時瓢潑似的灑落,仿佛為了不打亂公祭程序,這場雨已經等了許久。
具茨山等待了更久。4000年了,這座飽藏著上古文明秘密的神圣之山,一直等待著世人的發現與喝彩。
要夏禹文明 也要夏禹經濟
公元前2080—前2061年
……帝舜崩,禹避舜子商均于陽城,天下諸侯去商均而朝禹,禹遂繼任領袖這職……
公元前2060—前2041年
禹致力發展農業生產,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相傳禹時以銅為兵,又鑄九鼎。還命奚仲為車正,主管造 車……
公元前2040—前2021年
禹巡狩,至會稽而崩……于是啟即天子位,建立了夏王朝。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許昌新網(20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