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廣告吸引了許多網友的注意,廣告宣稱,從4月23日至5月12日母親節,凡是帶著母親去濟源黃河三峽景區游覽,當場喊“媽”并且對方答應,則兩人均可免門票(“五一”小長假除外)。雖有人質疑是作秀,但不管怎樣,想要免費游玩,子女們還是會想到媽媽,并且把媽媽也帶出來旅游,仍不失為美事一樁。具體可從三個要素來分析:
首先,它會讓子女們想到自己的媽媽,這已實屬不易。這是對關愛母親的一種善意的提醒:你已經多少天沒有給媽媽打電話了?你知道媽媽現在整天在忙些什么嗎?你的媽媽身體是否有哪里不舒服?……一則廣告便能很容易地勾起子女的自責之心,目的已達到。
其次,如果想要免費游玩,就必須要把媽媽也帶出來一同游玩。是的,或許你已經遍踏過祖國的大好河山,甚至游玩過許多國外著名景點。但你的母親呢?你帶她出過幾次門?看過哪些風景?黃河三峽一次免費的關愛母親之旅,或許能彌補些什么吧。
再次,還得要大聲地喊上一句媽媽,并且得到他*的回應才能獲取免費游資格。你還能記得自己已經多久沒有在公眾場合大聲地喊“媽媽”了嗎?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似乎都已經學會照顧自己,學會判斷、處理事情了,似乎早已遠離那個什么事情都要依賴他*的年紀。但我們是否察覺到?媽媽卻在逐漸變老,開始想要依賴我們了?
總之,能想到用一則廣告來呼喚、引誘為人子女者關愛母親,實屬高明。把愛公之于眾是對愛的一種強化,引導子女們帶母親出來游玩,并在眾人面前喊媽媽,既可以帶媽媽出來散散心;又是一次難得的深入交流的機會;同時,獲得多數人見證的關愛更容易長久記憶,并能促使子女們不斷深化這種關愛。
當然,想要喚起子女們對母親的關愛,喊一句“媽媽”是遠遠不夠的。不管怎樣,在母親節來臨前夕,黃河三峽的這種廣告形式也切實能讓離家的游子們想到自己的母親。這就夠了。至于究竟能否喚起對母親的關愛?我想這不是一則廣告所能承擔得起的分量。關愛母親,需要為人子女者發自內心的想法和行動。(張碩/文)(原標題:叫媽可免費游黃河三峽 公之于眾的關愛更容易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