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平頂山香山寺與絲綢之路

2013/8/21 15:31:48 點擊數: 【字體:


平頂山香山寺與絲綢之路

香山寺千手觀音 李志勇攝

平頂山香山寺與絲綢之路

香山寺 王堯攝

    2011年9月23日,平頂山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觀音文化之鄉并批準成立中國觀音文化研究中心,平頂山深厚的觀音文化底蘊得到認同,觀音祖庭地位牢固確立。人們普遍知道平頂山香山寺是漢化觀音得道證果之圣剎,卻不了解圣剎與中華絲綢之路也關系密切,是中華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融合的重要文化遺產。有專家認為,平頂山香山寺是古代絲綢之路東端起點古都洛陽與絲綢之地南陽繒國之間的重要文化節點,于此論,以香山寺為代表的平頂山觀音文化具有世界性。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西漢兩京長安(今西安)和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一直到達地中海各國的陸上貿易大通道。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所以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稱為“絲綢之路”,沿用至今。絲綢之路不僅是經貿往來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溝通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從時間上來說,絲綢之路上起于兩漢,下止于清朝末期,時間跨度長達2000年左右;從空間上來說,絲綢之路東起洛陽、長安,西至古羅馬,長度達到7000公里。2006年8月,我國與中亞五國達成共識,將各國一些歷史文化遺跡的單個景點整合起來,用“絲綢之路”串起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遺涉及我國陜西、河南、寧夏、新疆、青海、甘肅六個省(自治區)。如果申報成功,絲綢之路沿線的各單個景點均將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平頂山毗鄰洛陽,自秦漢以來一直處于洛陽都市圈中,平頂山香山寺屬于洛陽大文化圈范疇,這從歷史文化發展和當代河洛文化核心區域定位中可以得到確認。平頂山香山寺是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產物。其證一,特殊的中原腹地洛陽京畿人文地理特點,如前述。其證二,魯山自古盛產絲綢而且絲織品遠銷歐洲。包括魯山在內的伏牛山東麓有悠久的栽桑養蠶制作絲織品的歷史。魯山絲綢品質上乘,在明清時無論種植面積還是絲綢產量達到極盛,魯山絲綢通過絲綢之路遠銷到歐洲各國,深受歐洲貴族的喜愛。這是有明確記載的。其證三,香山寺是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原后興起發展的,佛教東傳也是通過絲綢之路實現的。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原時,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文獻記載,都明確地認為,大量的從西域經絲綢之路進入中原的僧人首先在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域進行傳播佛教活動,足跡遍布河洛地區。其中有許多僧人沿宛洛古道,從汝州、寶豐南下經龍門口,前往南陽廣大地區活動。蜿蜒如龍的龍山和圓潤靈秀的香山首先吸引了他們,香山合乎天竺香山之勢,二龍戲珠合乎中原文化之理,僧人就在香山建起寺院。金代學者、詩人元好問在其《東游略記》中稱:“寺初建時,一胡僧自西域來,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于是依照佛教圣地香山寺修建了供奉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寺院,亦名香山寺。其實在平頂山舉世無二的《香山大悲菩薩傳》碑文中記載的“異僧獻方”佛教故事就是這個因緣的反映。“爾時,父王以是罪業故,感迦摩羅疾,遍于膚體,寢息無安,竭國妙醫不能救療。夫人、王族夙夜憂心。一日,有異僧立于內前,曰:‘吾有神方,可療王病。’左右聞語,急以奏王。”文中所載“異僧”就是西域僧人的影像。其證四,據考證,東漢末年,有西域僧人支法度從洛陽方向到潁川傳教,至香山,發現香山地理環境優越,在其山頂建起寺院。其證五,由平頂山香山寺發展史可以看到,平頂山香山觀音是天竺佛教中男相觀音完成了女相漢化,這正是天竺佛教與中華文化融合的過程,也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的過程。其證六,平頂山香山寺的獨特建筑特征可以有力證明其是天竺佛教傳入的結果。平頂山香山寺建立在圓形山峰頂,基本建筑規劃特征保留了以佛塔為中心的寺院布局模式,這種模式是天竺佛寺建筑的顯著特征,被稱為曼陀羅。香山寺歷經1800多年,一直保持著這種寺院布局模式,可以說是古代天竺佛教傳入中原在建筑上的直接反映,是歷史的活化石。其證七,從香山寺與白馬寺等絲綢之路上的佛寺遺產關系可以證明。白馬寺與平頂山香山寺自古有很深的淵源關系,白馬寺是漢化佛寺祖庭,香山寺是觀音祖庭,二者共同組成佛教文化在中原漢化體系,是密不可分的。

    總之,平頂山香山寺因佛教東傳而興,是大絲綢之路歷史遺跡鏈上的重要文化遺產,是這條文化大通道的佛教文化傳入與融合的歷史見證。從這個意義上說,平頂山香山寺是被忽略的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遺產,應該得到重新認識。(原標題:平頂山香山寺與絲綢之路)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2012-05-2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