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盛開金秋月,嫘祖故里話蠶神。10月13日至15日,來自全國各地的65位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民俗學家、社會學家云集河南省西平縣,對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蠶神嫘祖的故里地望及嫘祖文化、嫘祖文化產業開發等進行了學術探討。
學術研討會由中華炎黃文化研討會,河南省炎黃文化研討會共同主持,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魯諄,原國務院參事室主任、中央文史館館長王楚光,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姚如學、王仁民、許順湛及中國科學院,國家博物院,北京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陜西省博物館,西北民族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博物館,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姓氏研究所以及新鄭縣黃帝故里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
嫘祖是中華人文始祖黃帝正妃。是她發明植桑養蠶、繅絲制衣,使人類走出赤身裸體的荒蠻時代,和黃帝一道開創中華男耕女織的農耕文明,被譽為“人文女祖”,祀為先蠶和行神而世代尊崇。《史記·黃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路史·后記》等典籍也記載:“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蠶,故祀之先蠶”。由于幾千年男權社會形成的文化傳統,對嫘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貢獻和所處的地位重視不夠,嫘祖文化研究幾乎處于空白。除司馬遷在《史記》中留下嫘祖系“西陵之女”的記載外,至于嫘祖故里在哪里卻成了千古之謎,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為此,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邀請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在西平縣主辦了這次研討會。
在為期三天的學術研討活動中,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嫘祖文化在炎黃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進行嫘祖文化研究的意義,嫘祖故里地望,嫘祖對華夏民族及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嫘祖姓氏源流等專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探討。30多位學者在研討會上發了言。專家們分別從考古學、文獻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姓氏源流等諸多方面闡述了自己對嫘祖文化的研究成果。
專家學者在研討中認為:炎黃二帝,特別是黃帝,是中華民族共認的人文始祖。在遠古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時期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文明,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并形成了以炎黃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黃帝的正妃,嫘祖在發明植桑養蠶、繅絲制衣的同時,協助黃帝定鼎中原,統一華夏,在炎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嫘祖文化是炎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大對嫘祖文化的研究與宣傳開發力度,對于增強海內外炎黃子孫的認同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促進中部的旅游事業發展和經濟振興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嫘祖的故里在哪里,這是研討會上熱議的一個焦點。與會專家學者經過到西平董橋新石器文化遺址實地考察和研究探討認為:黃帝娶嫘祖并封其為正妃,應該是黃帝在新鄭建立有熊國之后和統一華夏之前。從嫘祖生活的歷史和地理環境分析,在當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生產和生活方 式極其原始的條件下,黃帝所在的有熊國與嫘祖所在的西陵國通婚,兩國應屬于同一部落或部落聯盟。因此,有熊國與西陵國在地理位置上應該是相鄰或相近的兩個邦國。考古學的研究證明,嫘祖文化屬于仰韶文化范疇,嫘祖故里應在仰韶文化形成、發展和分布的中原地區一帶。而在中原地區,西漢以前是唯一一處叫西陵的地方是今天的河南省西平縣。在歷史典籍中,《三國志·魏書》留下西平在魏朝時有“西陵鄉”的確切記載;《水經注》也記載:西平縣“故柏國也……漢曰西平,其西呂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同時,西平縣還發現有較大規模的董橋新石器文化遺址,采集和出土了大量與西陵國相對應的史前文物,特別是古人類繅絲紡線的原始工具等,而且遺存的文物綿延到夏、商、周、春秋戰國及唐宋元明以后,歷史傳承久遠;同時遠古時的西平是有房國的所在地,有方雷氏居住,方雷氏即嫘祖的母家姓;幾千年前一直到近現代,西平地理氣候適合于植桑養蠶,有充足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條件;西平一帶流傳有大量嫘祖植桑養蠶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等口碑資料;有嫘祖墳、娘娘廟,村名、地名和沿襲久遠的蠶祖祭典等風物掌故和民風民俗;因而西平縣無論是從地域或文化上都符合嫘祖故里的基本條件,是古西陵國的所在地,嫘祖故里就在今天的河南省西平縣。
嫘祖是有史記載的中華民族歷史上進行植桑養蠶、繅絲制衣的第一人。專家學者認為:嫘祖發明的養蠶制衣技術開創了人類從蠻古洪荒到服飾文明的新紀元,把我國古代社會迅速推進到了文明時代的門檻,對男耕女織的農耕文明起到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動作用,是漫長的中國農耕文化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史料和民俗學、社會學和考古發現證明,西平是中國蠶桑文化的源頭,西陵國與有熊國建立的黃帝與嫘祖的婚姻關系紐帶,首先使植桑養蠶這一技術在山西、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區推廣傳播。隨著黃帝族勢力的發展壯大,逐漸傳播到長江流域的浙江、湖北、四川一帶,并隨著技術的完善和時間的推移,演進發展成中國源遠流長的絲綢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廣泛影響。嫘祖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關于嫘祖姓氏的源流,研討會認為:嫘祖所在的西陵氏在姓源上同出于炎黃二帝所出的少典,在分支上屬炎帝所代表的姜姓,西平古有房國,是西陵氏后裔,西陵是方姓、房姓的起源地;而嫘祖與黃帝所生的青陽、昌意世代繁衍,黃帝族產生的姓氏從母系角度看,絕大部分出自嫘祖;黃帝的兩大分支顓頊和帝嚳族,也都出自嫘祖,而中國120個大姓多數屬于黃帝族,嫘祖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和共同始祖。
學術研討會采取學術討論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辦法,堅持“學術自由,求同存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在充分醞釀討論研究的基礎上,達成了對嫘祖文化基本概念和內容上的認同。(原標題:嫘祖文化研討會在西平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