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請你親手來摘菜
昨日,家住瀍河回族區的市民文女士一家三口來到洛龍區李樓鄉齊村,親手摘下的蔬菜裝了滿滿一袋子,其中有黃瓜、絲瓜、西紅柿和長豆角。文女士說,孩子通過親手摘成熟的蔬菜,既親近了自然,也學到了一些農業知識。
據李樓鄉工作人員介紹,本次采摘節從即日開始,到本月底結束,全鄉共有5個采摘點:董村、北王村、樓村、齊村和四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市民采摘的蔬菜要稱重,價格可與菜農協商,肯定會低于市場價。
菜農李周娥說,去年采摘節她家種的兩三畝西紅柿、苦瓜等蔬菜供不應求,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00多人,市民不僅能體驗到務農的樂趣,還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蔬菜,菜農也省去了很多麻煩,“相信今年來采摘蔬菜的市民會更多”。
體驗式消費帶動農業發展
昨日8時許,李樓鄉村民葉進波就拉了一整車茄子來到李樓蔬菜交易中心,等待他的是來自三門峽市澠池縣的買主。買主葉先生說,蔬菜采摘節讓附近縣市的人知道李樓有豐富的蔬菜資源,并且是我省無公害蔬菜基地,“俺們從這里進菜,放心!”
打造觀光農業是李樓鄉堅持把采摘節做強的動力。記者在北王村無公害蔬菜采摘點看到,菜田中間的生產路已經被硬化,路兩邊全是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市民開車、騎車或步行可以直接來到菜田邊。“把路修好了,來觀光的人才會多起來;路修好了,也能促進農業發展。光靠在采摘節期間賣菜,賺不了幾個錢,提高李樓蔬菜的知名度才是最重要的。”一名菜農說。
“土地認領”,將體驗式消費進行到底
“應廣大市民要求,今年我鄉推出了土地認領活動,土地認領就是菜農按照自愿原則,每戶菜農拿出小塊地租給愿意承租的市民,市民可以隨季節種植蔬菜,只要有時間就可來地里耕作,收獲的果實也為承租人所有,在承租人沒有時間來地里干農活時,菜農還能幫助承租人照看蔬菜。”李樓鄉副鄉長李恒軍說,等待租賃的土地被劃分成寬1.2米、長10米的地塊,市民可把地塊按植物的生長季節租下,自己來種。
據了解,近年來市民到郊區種菜日漸成為一種消費時尚,這主要是因為都市生活的壓力使人們回歸田園生活的意愿越來越強烈,成都、杭州等城市的市郊農村已摸索出了引導體驗式消費的路子,土地認領的模式有望把體驗式消費更深入地進行下去。(見習記者 李云天 通訊員 張俊望/文 記者 李衛超/圖)(原標題:滿園蔬菜 任你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