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平原綠化高級達標縣,中國紅棗之鄉,生態旅游別具洞天。幾十萬畝棗林,特有的自然景觀和田園風光,點綴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內黃。棗林深處,槐林之中,有星羅棋布的紅棗采摘園,有建筑風格古樸典雅的農家樂別墅,有波滔萬頃的森林公園,有幽閑自得的垂釣水域,原汁原味的田園風情,是現代人尋找返璞歸真的理想佳境。
內黃同鄉會會長、中國食品雜志社邵慶顏(左五);中國質量信息報郭永亮(左三);河南法制報王飛;生態園總經理王相軍(后排右一)及隨同人員集體合影留念
棗鄉情生態園總經理:王相軍 (左)向中國食品雜志社邵慶顏(右中);中國質量信息報郭永亮(右)及隨同人員講解生態園發展狀況
內黃大棗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歷代帝王之貢品。內黃縣素有“棗鄉”之稱,內黃大棗個大肉厚、內部組織松軟,彈性好,利于加工和長途運輸,可加工成為多種食品,是目前加工的上乘品種。近幾年依托豐富的紅棗資源,先后建成了內黃縣冬夏棗茶公司、內黃縣明星果果脯廠、內黃縣永盛棗制品公司為龍頭的加工企業群體,加工企業達400多家,從業人員2萬多有,年加工能力到5萬噸,產值5億元。加工品種有棗茶、棗汁、棗醋、棗酒、金絲蜜棗、香心焦棗、空心焦棗、無核糖棗、阿膠棗、烏棗、酒棗等幾十個品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烏克蘭、俄羅斯、韓國、朝鮮、日本、泰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冬夏集團生產的棗茶屬國內首創,曾獲1992年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輕工產品技術博覽會金獎,1993年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展金獎和中國北京首屆保健品博覽會金獎。全縣紅棗交易場所達200多處,年交易中轉紅棗15萬噸。后河鎮紅棗批發交易市場是河南省最大的紅棗批發交易市場。全縣建有紅棗冷庫50座,保鮮貯藏能力5000平方米,紅棗產業的發展還帶動和促進了加工、銷售、包裝、運輸、貯藏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內黃大棗品質優良,個大肉厚,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并富含果酸,十八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和“活維生素丸”之譽,為保健美食佳品,明清時期被定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展出時受到熱烈好評,被譽為“東方瑪瑙”。(邵慶顏 郭永亮報道)(原標題:2012年內黃縣紅棗文化旅游節 打造棗鄉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