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郭丁香》演繹灶王奶奶故事” 系列三《郭丁香》三百年傳唱不絕(3)

2013/12/10 16:36:43 點擊數: 【字體:


 
 潘景娥16歲初中畢業,參加了母親辦的民間劇團,有時一天要走幾十里路,從這場趕那場。不到兩年時間,潘景娥能演嗨子戲、推劇、廬劇、黃梅戲等地方小戲近二十個劇目,她既能唱旦角,又能唱生角,還能演丑角,別人不會的她會,別人不能演的她能演,很快成為劇團的“臺柱子”、“戲補丁”。
 
 潘景娥說:“我會唱灶書,前期受父母影響,跟他們學唱,有了一定基礎,后來拜固始縣蔣集鎮嗨子戲劇團葉兆群為老師,才算學成了。”
 
 1988年,潘景娥應邀參加固始縣蔣集鎮嗨子戲劇團。團里有位叫葉兆群的老演員,能唱近百出民間小戲。一次葉兆群在散戲后哼了幾句灶書《郭丁香》,潘景娥好奇地問:“葉老師,你也會唱灶?”
 
 “我唱灶已有30多年了。我先學的唱灶書,后學的嗨子戲,13歲時拜觀堂鄉陳國清(木匠)為師,既學木工又學唱灶,沒幾年灶
 
 書班子就散伙了,以后唱灶的人越來越少,后來也就沒人唱了。”
 
 “葉老師,我對唱灶有興趣,想跟你學唱灶,行嗎?”潘景娥問。
 
 “你要是愿意學,我可以把肚子里的東西都教給你。”葉兆群很高興。
 
 以后的日子里,一有空潘景娥就跟葉老師學,雖然嗨子戲班以唱嗨子、推劇為主,潘景娥有時也把學會的灶書《郭丁香》作為開場節目,引起觀眾陣陣唱彩。
 
 因為興趣,潘景娥學會了灶書《郭丁香》的大量東西。她對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很得意,她說別人學完就忘,她學了就不會忘。她用女性特有的細膩處理很多唱段,希望唱時能“嘆動人心”。
 
 2003年農歷臘月二十五晚,在信陽市文化局、信陽市廣播電視局等單位舉辦的迎春晚會上,潘景娥作為近三百年來第一個唱灶書的女藝人,把灶書《郭丁香》搬上了市文藝晚會,精彩的表演受到了觀看演出的市領導和觀眾的好評。
 
 2004年10月31日,潘景娥參加了“河南省首屆民間傳統優秀節目匯演”,表演了灶書《郭丁香比家當》和《打貨》兩個選段,把灶書傳唱形式推向更高的舞臺,她表演的節目榮獲“特殊貢獻獎”,她個人獲“金鼎獎表演金獎”。這是河南省民間文藝最高獎。
 
 2005年6月30日,中央電視臺《民歌·中國》欄目組專程到固始拍攝錄制潘景娥表演的灶書。《郭丁香》選段,在央視音樂頻道播出。
 
 必須指出的是,從2005年開始對《郭丁香》的第二次收集整理,經潘景娥之手,整理出了很多東西。
 
 “當時能唱灶的木匠藝人已寥寥無幾,城郊鄉的劉玉武85歲了,還是唱灶的人里最年輕的。潘景娥的出現,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參與了第二次收集整理工作的曹家振說。
 
 2006年11月25日,河南鄭州,一次主旨為“傳承民粹,命名授牌”全國性會議上,潘景娥代表河南省命名的76位“首批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講了話。
 
 她一走下主席臺,馬上被新聞媒體團團包圍,潘景娥給大家邊說邊唱,場面很轟動。“帶去的《郭丁香》文字稿,被大家爭搶著看。《光明日報》的一個記者想拿走,我們婉言給要了回來。許多人對我講,出了書一定要給一本。”信陽市文聯主席廖永亮講起當時場景,還很興奮。
 
 “我們鼎力幫助潘景娥申請民間文化傳承人,就是希望能將《郭丁香》傳承下來,發揚光大。”固始縣宣傳部副部長柴載坤說。
 
 300年流轉的時光中,灶書灶戲的聽眾絕大多數都是在灶臺邊活動的農村婦女,她們只能聽,不能站出來唱。300年過去,終于有女人站出來,唱了。作者:盛夏、何正權
 
    潘景娥的一小步,《郭丁香》的一大步。 (原標題:“《郭丁香》演繹灶王奶奶故事” 系列三《郭丁香》三百年傳唱不絕)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報 時間:2006年12月2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