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二月二 河南開封習俗

2014/2/20 10:05:34 點擊數: 【字體:


    “二月二,龍抬頭,春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用愁”。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的活動,大多和“龍”及“祈雨”相關。這一天婦女要停止做針線活兒,全家人要吃龍麟餅(一種長條蜷曲帶餡兒的餅,類似開封人過去常吃的“菜蟒”)和龍須面。有條件的地方,還要開展耍龍燈的大型民間娛樂活動。龍燈,是人們將想象中的龍分段制成多節,以木柄挑起來,翻卷騰躍,再配上鑼鼓、嗩吶助興,聲勢浩大,是很熱鬧和吸引人的。居家還有一種“引龍回”的活動,就是當天清早人們要挑起燈籠,把草木灰和谷糠,從河邊或井旁一直撒到自家的水缸邊,祈求龍王爺賜福。

    開封一帶歷來春季多旱,水貴如油。舊時開封城鄉都建有龍王廟(開封館驛街一至四道胡同處,舊時就有一座規模很大的龍王廟),祈求龍王降雨,以保農業豐收。因此,二月二敬龍王的風俗在開封非常盛行,相沿不衰。

    二月初二一大早,開封人家和其他地方一樣,也要進行“引龍回”活動。不過,開封人叫做“領龍”。早飯前還要“敲門頭”。家長手拿一根小木棒,邊敲門頭邊唱順口溜:“二月二,敲門頭,金銀財寶往家流;二月二,敲門環,打的糧食吃不完。”借此吉祥語以求家財興旺。到了傍晚,開封有些人家在院子內及大門外,還要用草木灰撒一個圓圈,意為糧囤,圈內放入高粱、谷子、黃豆、玉米、芝麻等五谷雜糧,稱為“填倉”,預祝夏秋“五谷豐登”,倉滿囤尖。這種活動農村比較盛行,城內過去五座城門內沿街的糧行,也有此項活動。

    每逢節日都要有節日食品,是中國人的必備節目。“二月二”自不例外,開封人家二月二最主要的節日食品是炒涼粉,為什么要吃炒涼粉?書上說其意為:“干旱寒冷的冬季即將結束,溫暖多雨的季節即將來臨。”我總認為這話表達的并不貼切,不過,開封的炒涼粉確實好吃(特別是街上賣的),一直到現在它都是開封很有名氣的風味小吃之一。

    我在外地也吃過炒涼粉,好像都不如開封賣的涼粉好吃,今日首都北京的住宅區還有不少開封人在那里賣“炒涼粉”,都很受歡迎,生意特好。

    “二月二”的另一節日食品是“烙饃”,一種在“鐵鏊”(特制的平面圓形炊具,中心微凸)上烙出的薄餅,吃時餅中卷入炒雞蛋、炒肉絲和大蔥、甜面醬等,十分好吃。人們認為,二月二這一天吃用油煎、火烙的食物,可防止各種毒蟲的侵害。當然,這又和前面談到的“驚蟄”有關。“驚蟄”一過,年前“入蜇”的各種昆蟲、小動物,當然也包括一些含有有毒物質的昆蟲、小動物在內,如蝎子等,它們出蜇后開始在地面上活動,不可避免地會有侵害人體的現象,吃了油煎、火烙的食物,能不能真的防止毒蟲的侵害,是另外一回事,我們不妨認為“食用油煎、火烙食物可以防止各種毒蟲的侵害”只是人們想當然的一種善良愿望罷了。

    截止到上世紀30年代,開封城里的學生和男孩子們很少有“留頭”(留長發)的,都是剃光頭或留個小平頭(板寸)。一般說,農歷正月不剃頭,二月二這一天或者前一天要理發(剃光頭或者留個小平頭),互相見面時有人會開玩笑地拍打拍打對方的頭,謂之“打龍頭”,為圖吉利,挨了打的人也不能惱。

    “二月二”這一天,還有成群結隊的人上龍亭游玩,為的也是“打龍頭”。當然,這個“打”是對“龍”的一種尊敬和愛撫。 (原標題:二月二 河南開封習俗)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汴梁晚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