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孫潤田:“老開封”的飲食文化情結

2014/2/20 11:58:18 點擊數: 【字體:


    古城開封以豫菜發祥地和風味小吃享譽全國,這里將誕生我省第一家飲食文化博物館。這家博物館是靠個人之力籌建的,籌建者是一位“老開封”。

    他叫孫潤田,今年56歲,現任開封飲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同時擔任開封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會長,兼任河南省餐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和河南省豫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編撰《開封名菜》

    1994年的一天早晨,孫潤田出門晨練,在路邊舊書攤上看到一本《開封食譜》。該書1973年編寫,定價是1元,當孫潤田拿出1元錢要買的時候,攤主笑了:“別開玩笑了,25元少一分錢也不賣。”孫潤田愣住了,這種書市場上如此奇缺?開封飲食如此受大眾歡迎?孫潤田坐不住了,他想出一本記錄開封飲食文化的最全面、最權威的書。

    在著名烹飪文化學者聶鳳喬老先生的鼓勵下,孫潤田啟動了《開封名菜》的編撰工作。一批烹飪大師、飲食文化專家組成了一支權威、精干的編撰隊伍。豫籍著名作家李準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年近九旬的姚雪垠老人還從北京托人帶來親筆題詞。

 1996年12月,一部系統全面介紹600多個開封名菜,集實用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開封名菜》與世人見面。該書獲得中南六省區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和開封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很多熟知孫潤田的人都把他和“開封飲食文化”連在一起。

 從此,孫潤田一發而不可收,1998年,編著《風味小吃》。1999年出版《清真菜譜》。2000年,在50天時間里,他組織編寫了“巧做家庭菜系列叢書”,共5本,80多萬字。

 像豫菜“活字典”

 “伊尹說湯以至味,趙匡胤巧烹太祖肉,光緒帝駐蹕開封,康有為游學汴梁,梅蘭芳用膳又一新,姚雪垠鐘情炸八塊兒……”一旦打開開封飲食文化的話匣子,孫潤田好比一本“活字典”,如數家珍。

 商代著名宰相伊尹是中國烹飪界公認的始祖。伊尹的出生地在開封杞縣葛崗鎮西空桑村。孫潤田找到開封市文聯作家趙國棟,兩人準備出本《伊尹與開封飲食文化》。

 說干就干,孫潤田和趙國棟到開封縣伊莊村、伊寨村尋訪伊尹的遺跡、走訪伊氏的后裔。到虞城縣魏 堆村拜謁伊尹墓,翻閱伊氏134代家譜。該書于2004年12月出版了,48萬字。正是這本著作,填補了河南飲食文化理論研究的許多空白。

 籌建飲食文化博物館

 開封很多老字號歷經歲月的打磨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封中,有些老字號至今仍活躍在商場上。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歷史。一個老字號,就是一種文化。一個老字號,就是一座博物館。孫潤田認為,他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些寶貴的資源挖掘出來,并加以弘揚,把它們傳給后代。到目前為止,孫潤田已從文史材料中發掘整理出200多家老字號,他準備把它們整理出來供開封商家使用。

 “從挖掘‘老字號’,我想到應該辦一個博物館,去承載悠久、厚重的開封乃至中原飲食文化。”孫潤田告訴記者,他個人申辦的飲食文化博物館已經被開封市文物管理局批準籌建。

 他拿出開封市文物管理局5月19日下發的紅頭文件給記者看,上面寫的是“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根據鼓勵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博物館的政策,及開封市博物館設立的實際情況,經市文物管理局研究,原則同意設立開封飲食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我的博物館有五大亮點。一部分反映中華烹飪鼻祖伊尹的風采以及和他有關的考據。一部分是民間廚房再現,讓老百姓看看歷朝歷代的老百姓做飯、吃飯的講究。一部分是還原開封老字號民間餐館。還有就是經過防腐處理過的各種珍貴烹飪原料,燕窩、海參等。另外,我還在顯要位置擺一桌宋宮御宴,到時候我配上燈光效果,參觀者一定會大開眼界!”提起自己的博物館,孫潤田充滿信心。

 據孫潤田說,開封市文化局已同意將博物館選址定在開封市的大梁門城樓,籌備處正在征集、整理飲食文化見證物。“我自己珍藏的歷代酒器、茶具、餐具等實物,以及近代的票證、書刊等加起來有200多件,還有親戚朋友送的和老百姓自愿捐的。我準備再進一步充實館藏,相信不久就能開展。”記者周斌實習生孫自豪文圖  (原標題:孫潤田:“老開封”的飲食文化情結)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006-08-1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譜寫開封飲食文化的新篇章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