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享譽盛名的毛筆之鄉-楊集鎮

2014/12/16 10:56:51 點擊數: 【字體:


    上蔡縣楊集鎮曾被河南省譽為“中州名鎮”,是大江南北久負盛名的“毛筆之鄉”。楊集毛筆飲譽全國,走向海外。

  楊集毛筆種類繁多,用料考究,質地精良。筆分大楷、中楷、小楷、寸楷四大類,80多個系列。筆鋒用料分羊毫、狼毫、鼠須、貂毛、香貍毛、細光風羊、白尖羊毛、馬毛等。以羊毫和黃鼠狼尾毫混合為上乘佳品,制出的筆圓潤、飽滿,堅挺且有彈力,鋒尖而又柔穎,修削整齊,書寫流暢等特點。具有不掉頭,不脫毛,不發叉,楷、行、草、隸書寫,繪畫之功能。在制作過程中,楊集人采用傳統的制作工藝,從整理原材料到完成制作,要經過浸、落、梳、拔、拌、連、索毫、配鋒等近百道工序,僅選料就需20余道。

  為了提高毛筆制品的新檔次,楊集人運用現代化的操作工具,采取傳統工藝與同現代化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對筆桿的牛角、玉米采用機床車磨等工藝,并將竹桿、塑料、牛角和有機透明琉璃進行了新的組合。使其更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

  楊集毛筆,歷史悠久,淵遠流長。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用麻皮操作細絲,捆挪一起,據說,這就是我們最原始的“筆”的雛形。后來,老樵夫的子子孫孫都做起了制筆的生意,并逐漸改麻為羊、馬、鹿、黃鼠等畜、獸毛,改木棍為竹子,于是就有了毛與竹的“筆”;改蘸有色植物的漿汗以研磨黑蘸色的土或石,于是就有了黑與土的“墨”;有了筆蘸墨的筆,就不必再用刀鋒與錐尖在石頭、甲骨、竹片、木片上刻刻畫畫。在絹帛上書字及其后代紙的發明,用毛筆書寫和繪畫,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飛躍。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2010-01-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