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董永故里的七仙女節(jié)

2013/6/4 17:53:35 點擊數(shù): 【字體:


    千百年來,武陟縣民間一直把農歷七月初七當成七仙女的誕辰節(jié)、未婚男女的情人節(jié)、全縣婦女的“乞巧節(jié)”、年輕人的狂歡節(jié)。
  
    據(jù)說,七仙女的人物原型張七姐的父親張老田是現(xiàn)在武陟縣三陽鄉(xiāng)下封村落仙臺人,娶妻王婉容。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早晨,隨著嬰兒的響亮啼哭,張老田的第七個女兒降生到了這個世上。父母對她十分寵愛,給她起名張七鮮,把她當成男孩子來撫養(yǎng)。
  
    王婉容整天領著女兒們采桑養(yǎng)蠶,繅絲織絹,還教給了女兒們一手絲織的好技藝。張七鮮天生聰明,悟性極高,一看就會,一干就精,織得比母親還要強百倍,她別出心裁,能在絲綢上織出五彩繽紛的花鳥蟲魚、人物走獸,栩栩如生。周圍的婦女們看過后都嘖嘖稱奇,夸她不是凡人,像是天上的仙女。張七鮮后來與董永成親,被人們尊稱為張七姐,又被神化為七仙女后,人們?yōu)榱思o念她,就把她出生時的土臺尊稱為“落仙臺”,并照原樣重建了農家土房,以供人們瞻仰。落仙臺旁的下封村的村名內涵是玉皇大帝頒下圣旨宣封村名之意,也被民間百姓稱為下凡村。后人在落仙臺上建起了七仙女廟,里面敬奉有張七姐的塑像,香火鼎盛,祈子還愿的紅燈籠、紅綢布掛得到處都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傳說這天是張七姐的生日,小董村董永廟除了在白天舉行聲勢浩大的張七姐誕辰慶祝活動之外,周圍村莊的很多善男信女還在晚上自發(fā)聚集到董永廟唱歌、跳舞、玩把式,采用各種娛樂形式通宵達旦地狂歡游樂,徹夜不眠地為張七姐守歲。武陟縣農村都把這一天過成了神圣的七仙女誕辰節(jié)。
  
    張七姐最巧,于是“七”成了“巧”的同義詞。武陟縣廣大婦女有七仙女遺風,善于紡織,精通家務,心靈手巧,潑辣能干,盛行過“七巧節(jié)”。千百年來,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晚上,年輕女人都帶著自己平時用的針線、剪刀、繡花針、織布梭、菜刀、飯勺之類,聚在一起焚香禱告,虔誠祭拜七仙女,求七巧,即紡、織、鉸(裁剪)、做(縫紉)、繡(刺繡)、飯(米面)、菜(烹調)等七個方面的技巧,一面緬懷七仙女,一面交流提高這七個方面的技巧,把這個晚上過成了自己的盛大節(jié)日。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焦作日報 2010-08-16 作者:孫巨才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