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萬歲”迎御駕
2013/6/18 8:59:24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啟母石背依的這座山峰不僅有“匾掛石崖”的奇觀,而且還有另一說法。此峰叫萬歲峰,成語詞典中的“山呼萬歲”成語即來源于此。說到這個成語故事,還要從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劉徹游嵩山說起。
據(jù)《漢書》記載:“春正月,行幸緱氏。(漢武帝)詔曰: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岳,獲駁鹿見夏后啟母石。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大室祠,禁勿伐其草木。以下戶三百為之奉邑,名曰崇高,獨給祠,復(fù)亡所興。”
《成語詞典》注釋:山呼萬歲--山呼,指臣下對皇帝高呼萬歲,原稱嵩呼。語本《漢書·武帝紀(jì)》“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
傳說,漢武帝年間,嵩山地區(qū)有個叫小鳳的姑娘。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聰明伶俐,能歌善舞,尤其孝順父母。16歲那年,朝中選宮女,小鳳被選入宮。
小鳳進(jìn)宮后,因看不慣勾心斗角、爭風(fēng)吃醋的皇宮生活,再加上思念家鄉(xiāng)二老心切,整日郁郁不樂,哭哭泣泣。當(dāng)時朝中有個叫東方朔的大臣,過去常在長安城內(nèi)擺卦攤。他雖然身材不高,個兒不大,但足智多謀,風(fēng)趣幽默,常在漢武帝面前獻(xiàn)計逗樂,因此,深得漢武帝賞識。這一天,大雪紛飛,東方朔想讓武帝高興,便去御花園折枝梅花獻(xiàn)給武帝。當(dāng)他到御花園時,見一宮女淚流滿面,向御井走去,他急忙上前攔救,這宮女就是小鳳。問其緣由,她說父母年邁,家中只有一個小弟弟,無人照管二老,進(jìn)宮三年,見不到家人,女兒不能盡孝,不如投井一死。東方朔聽罷,深被小鳳的孝心所感動,安慰他一番,并答應(yīng)想辦法讓她與家人團(tuán)聚。
漢武帝年間,是太平盛世,漢武帝被稱為一代明君。他有個嗜好,愛游名山大川,祭岳封禪。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在西岳華山祭岳用事,東方朔見皇上高興,便奏曰:“嵩高山,位居五岳之中,曾有著嵩高維岳,峻極于天之稱,皇上何不到此禪祭游覽,則意味深刻。”漢武帝覺得有道理,便傳下圣旨,從華山直抵嵩高山。小鳳當(dāng)時伺侯皇后娘娘,也隨駕來到了嵩高山。
漢武帝到嵩高山(即嵩山)后,先游太室祠(即中岳廟),后到啟母廟內(nèi)祭拜。就在這時,漢武帝忽然聽到啟母廟后的山峰上在呼“萬歲”,并連呼三聲,聲音宏亮,回蕩于山谷之中。漢武帝急問隨從的文武官員:“誰在呼萬歲?”均說沒人喊萬歲。漢武帝自認(rèn)為自己是真龍?zhí)熳樱龅镁﹣眢@動了上蒼,使大山在高呼萬歲。于是,便吩咐皇后娘娘和文武大臣在此望山峰頂禮膜拜。山呼萬歲或嵩呼萬歲的成語便由此得來。
漢武帝聞得山呼萬歲,極為高興,傳下圣旨,加封啟母廟的山峰為萬歲峰,并撥銀兩在山頂上建登仙臺和萬歲亭,山下建萬歲觀,以應(yīng)山呼萬歲之意。另再撥銀兩,增建太室祠(即現(xiàn)在的中岳廟),劃嵩高山下的三百戶人家為崇高縣,縣衙設(shè)在太室祠,縣令兼任祠官。漢武帝特敕,崇高縣民眾免除一切雜務(wù)勞役,專管祭祀岳神,看管嵩高山,嚴(yán)禁砍伐山上草木。崇高縣就是登封縣的原始雛形,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
再說東方朔見漢武帝極盡興致,不失時機(jī)地趕快拉著小鳳來見漢武帝,說:“宮女小鳳是崇高縣人,她家有二老年邁,只想在家孝敬二老爹娘,不想在宮中做事。依臣之見,不如將她留下,讓其全家看管萬歲觀,以作山呼萬歲的見證人。”
漢武帝詳細(xì)詢問了小鳳的家境情況,并為小鳳的孝心所感動,便當(dāng)即下詔:“難得此女一片孝心,就依東方朔之言,讓你回家也就是了。”還賜小鳳一雙玉鐲。從此小鳳離開了皇宮,與家人團(tuán)聚,居住在了萬歲觀內(nèi)。
漢武帝沿萬歲峰東半崖過石門,登山頂,過馬蹄溝,再登遇圣峰,向西過鐵梁峽,到峻極峰。漢武帝在峻極峰上建有八仙壇。明代詩人傅梅在《詠萬歲峰》詩中這樣寫道“漢皇修大禮,龍駕此間登;可嘆三呼后,無人問茂陵。”
傳說,漢武帝在萬歲峰西北的馬蹄溝,曾遇一蟒蛇擋道,久久不肯離去,激怒漢武帝,命人殺死蟒蛇,扔到山下。誰知漢武帝再往前行不遠(yuǎn),忽聽得耳邊響起“殺命,還命!殺命,還命”的聲音,這喊聲越來越大,震耳欲聾。漢武帝一時頭痛難忍,隨口說道:“山上哪里來的命,到平地再說吧!”說罷,聲音消失,漢武帝頭痛即止。這條蟒蛇乃千年蛇精所化,是前來討武帝的封號。于是在西漢末年,漢平帝年間,便出了一個篡權(quán)奪位的王莽。武帝說的平地乃漢平帝的諧音。王莽攝政,追殺東漢光武帝劉秀。于是便有了西漢末年王莽趕劉秀的說法。王莽追殺劉秀曾到馬蹄溝,眼見王莽要追上劉秀,哪知劉秀騎的神馬良駒,一聲嘶鳴,一躍飛上嵩山之頂,王莽無法追上,只得收兵。至今在馬蹄溝還遺留有馬蹄的印跡。馬蹄溝也由此而得名。
萬歲峰北為遇圣峰,傳為漢武帝在此遇到兩耳過肩的九嶷仙人,正在采石上一尺九寸多長的菖蒲,他獻(xiàn)給武帝說:“吃下它,可以長生不老。”說罷即不見蹤影,漢武帝大悟,便封這個山峰為遇圣峰。宋代詩人樓異在《詠遇圣峰》詩中這樣寫道:“漢家天子學(xué)神仙,曾遇真人耳過肩;不待菖蒲長黑長,須知逸樂自延年。”
萬歲峰西,緊靠過馬蹄溝的山峰為虎頭峰。峰上有虎頭崖,為唐李筌得黃帝陰符本經(jīng)處。經(jīng)筆者考察,站在市北范家莊村頭觀虎頭峰,可看到“大禹鎮(zhèn)海石”,形象逼真。萬歲峰東為獅子峰,峰形如獅,巍巍雄踞。宋代詩人樓異在《詠獅子峰》詩中寫道:“蒼翠藤蔓飾須眉,獅子標(biāo)形是與非;果解顰吟作哮吼,窟中狐兔定魂飛。”獅子峰北為三鶴峰,傳為道士李八百煉丹于此,三鶴翔其上,峰下半崖有煉丹洞。經(jīng)考察,原說白鶴觀背靠三鶴峰屬訛傳,三鶴峰應(yīng)在此處,而白鶴觀是王子晉駕白鶴升天成仙,白鶴起飛的遺址,白鶴觀應(yīng)背依松濤峰。獅子峰東為浮丘峰,傳為嵩山之神浮丘仙公所居住處,下迤望朝嶺,栩栩有生氣。望朝嶺又是“上山烏龜”景觀,在登封市區(qū)觀之,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恰似一個偌大的烏龜頭朝浮丘峰,在接受浮丘仙公的恩賜。
萬歲峰與獅子峰,兩峰夾峙,中間有一道景色秀麗,奇石百態(tài)的石門溝。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崇山旅游網(wǎng) 2009-03-31 作者:王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