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英(1897-1942年),字祚培,化名李福生、張浩、仲丹、陳子貞等。湖北黃岡林家染鋪灣人。我國最早的優秀工人黨員和著名工人運動領袖之一,中共黃石地區黨組織主要創始人。
清宣統元年(1909年),13歲的林育英入塾讀書,不久,因家庭貧困輟學,隨父操持祖傳手工染織業。民國8年(1919年),林育英參加族弟林育南在家鄉創辦的通俗講演社學習,從而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在家鄉開展愛國活動。民國10年夏天,離開故鄉,前往武昌加入惲代英等創辦的利群書社,探求革命真理。同年7月,參加湖北地區早期的進步社團"共薦社",被選為工作委員,負責同武昌地區各工廠工人的聯絡工作。9月,中共一大后派往擔任港、窯、湖的代表,化名李福生,來到大冶鋼鐵廠,結識仇國升、劉敢生、冷殿卿、徐世明等一批進步青年工人。民國11年2月,林經林育南、惲代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林育英再度來黃石,以作翻砂工為掩護開展革命工作。在工人中宣傳革命思想,并建立2個秘密的工人學習小組,參加學習的有60多人。他還常組織工人學習《工人周刊》、《武漢星期評論》等報刊。在林的培養下,工人中涌現一批積極分子。民國11年3月12日,由林育英介紹,仇國升、劉敢生、林家慶3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新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會上,林代表中共武漢區執行委員會,宣布黃石地區第一個黨組織--大冶鋼鐵廠黨小組成立,并指定仇國升為組長,負責組織發展工作,劉敢生負責宣傳工作。
隨后,林育英先后到華記湖北水泥廠、大冶鐵礦、富華煤礦的工人中開展革命活動。他和華記湖北水泥廠青年工人周良芳結識,又通過周良芳結識一批工人。周良芳等發動工人自己湊錢,在油鋪灣租房以開茶館作掩護,組織工人晚上來茶館學習,林為他們傳播革命思想,培養工人骨干。不久,林育英介紹周良芳、呂子臬、梁士卿3人入黨,成立中共華記湖北水泥廠黨組,接著又吸收大冶鐵礦下陸機修廠、富源煤礦、富華煤礦一批進步工人入黨,并組織成立了這些廠礦黨組。民國11年5月,在林育英的領導組織下,黃石地區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港、窯、湖地方支部委員會成立。
民國11年7月,林育英奉命調離黃石。"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在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下,和石炳乾、王覺新組成中共大(冶)陽(新)區特別委員會。同年9月,林領導大冶、陽新、鄂城3縣秋收暴動。暴動失敗后,林冒著生命危險,走鄉串村,深入礦區,迅速與花石地區隱蔽下來的黨員陳鴻洲、仇國升等人取得聯系,恢復和重建黃石地區黨的組織,使黨組織繼續領導黨員和進步工人,經常破壞敵人的鐵路、剪斷電話線,向敵據點擲炸彈,鎮壓劣紳、鼓勵工人怠工,令大冶地區的敵人惶惶不安,有力地配合了鄂南暴動。
民國17年秋,林從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回國,去上海的途中在黃石停留,以中共中央巡視員的身份指導黃石地區的革命斗爭,會見黨支部成員和廠礦的積極分子,并同在黃石的湖北省委工運部部長法榮廷、仇國升一起討論黨組織和工人運動的恢復和發展。在石灰窯、黃石港設立"合興榮社","劉萬興廣貨店"兩處省委秘密聯絡點,加強省委同中央大陽區特委的聯系。此后,林育英曾先后擔任中共上海滬西區委書記,滿洲臨時省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委、共產國際代表、中央軍委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委員、一二九師政委等職。民國31年3月6日,林育英因病治療無效在延安逝世,年僅45歲。毛澤東、朱德、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親自為他守靈執紼、拍棺。毛澤東主席還親自書寫"忠心為國、雖死猶榮"的挽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