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嵩山腳下有個嵩陽縣,只因大周皇帝武則天十登嵩山封禪,故改名為登封縣,而登封縣的嵩陽書院(原嵩陽道觀,宋代改為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書院除古代文化遺存外,還有兩株稀世珍寶——漢封將軍柏。
據說嵩陽書院原有三棵“將軍柏”,分別被稱為“大將軍”(上圖左)、“二將軍”(上圖右)、“三將軍”。如今我們見的只有兩棵“將軍柏”,而沒有“三將軍”,而且“二將軍”又比“大將軍”大得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聽書院工作人員講一段傳說,“漢武帝錯封三柏”的趣談會讓人興致盎然。
一天,漢武帝劉徹游嵩山來到這里,他一進道觀門,迎面是一棵雄偉高大、枝葉茂密的柏樹,贊嘆之余,信口賜封這棵樹為“大將軍”。封罷“大將軍”,漢武帝朝中院走去。中院里又是一棵大柏樹,這棵柏樹比剛才見到的那棵柏樹還大,劉徹心中有點后悔。但想想,弟弟比哥哥高大的大有人在,便指著面前的大柏樹說:“寡人現封你為二將軍。”隨從感到漢武帝對這棵柏樹加封得有點不合理,想向皇帝建議,但不敢直講,只好從側面向皇帝提示說:“這棵柏樹比前院那棵柏樹大得多呀!”漢武帝非常固執:“大什么大?先入者為主!”嚇得隨從連忙稱“是”。繼續往前走,來到藏經樓前,又見到一棵更大的柏樹。漢武帝猶豫了一下,心想,怎么一棵比一棵大?但金口已開,豈能再改,只能按先來后到的次序加封。武帝上前拍拍面前的柏樹說:“再大你也是三將軍了!”
三棵受封的大柏樹,因皇上封得不合理,都感到不是滋味。藏經樓前的柏樹認為自己是嵩山一帶最大的柏樹,被封為“三將軍”太窩囊了,一氣之下,便枯死了,后來被看守道觀的道士連樹根都挖出來當柴火取暖用了。中院的柏樹感到自己比前院的柏樹大得多,卻被封為“二將軍”,越想越惱,便氣炸了肚皮,樹身分了幾瓣。前院的柏樹覺得自己被封為“大將軍”,而實際上卻沒有中院和藏經樓前的柏樹大,深感受之有愧,沒臉抬頭見人,慢慢地變成了彎腰樹。后人為此做詩一首:三將軍惱怒被氣死,二將軍不服肚氣炸,大將軍羞愧低下頭,金口玉言難評價。
1985年10月25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來此參觀時,聽完工作人員的講解,笑了笑,隨口吟道:“將軍何必脾氣大,為個虛名爭高下。肚皮一破毀美名,千古以來留笑話。我今封汝為元帥,叱咤風云安天下。運籌帷幄千里外,說說你有本事嗎?”然后對隨行的工作人員說:“我封這棵二將軍為元帥,大家同意嗎?”大家說“同意”,胡耀邦同志笑了,對著中院的柏樹說:“聽到了嗎?從今天起,你就是‘元帥柏’了!”(原標題:嵩陽書院的“將軍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