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臘八節(jié)

2013/6/20 14:38:01 點擊數(shù): 【字體:

  
    在我國民間,人們習慣上把農歷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或臘八,并將其當作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即臘八節(jié)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臘”字。

  “臘”在古代原本是一種在歲終進行的祭祀的名稱。東漢蔡邕《獨斷》一書中明確地說:“臘者,歲終大祭。”應劭《風俗通》一書中亦云:“《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在古代農業(yè)社會,人們的許多風俗習慣都與農業(yè)生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每當農業(yè)生產獲得豐收,人們便認為這是天地諸神及祖先幫助護佑的結果,于是便要舉行盛大的祭典,來祭祀掌管風、雨、田、農的天地諸神和自己的祖先,以示感謝,并乞求來年風調雨順。又因為在農民的生活中,人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較空閑,所以,臘祭常于年底舉行。久而久之,人們就把舉行臘祭的歲終之月稱為“臘月”了。

  可是,在秦漢以前,由于各代所使用的歷法不同,因而臘月所指的月份也就不一致。據一些典籍記載,一直到了秦漢以后,人們才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替之際的農歷十二月作為歲終的“臘月”固定下來。可直到此時,臘祭舉行的日期仍不固定———有時在月初,有時在月底,到了南北朝時期,由于當時多數(shù)的臘祭都定在了十二月的戌日即臘月初八這一天,再加上當時臘祭所祀之神又正好是8位,人們就把臘日固定在了臘月初八這一天。此后,臘八之說便逐漸流傳開來并成為一個傳統(tǒng)的民間節(jié)日———臘八節(jié)。

  古時,人們在臘日這天除了要祭祀諸位神靈和自己的祖先之外,尚有許多其他的活動。漢時曾規(guī)定臘日以豬羊祠社稷,此日縱吏民宴飲。晉時臘日飲祭后,老人兒童為藏鉤之戲。六朝時每逢臘日,村人們要擊鼓、戴假面、扮儺,以逐疫。如南朝梁宗懔撰的《荊楚歲時記》中云:“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言:‘臘鼓鳴,春草生’。村人并擊細腰鼓,戴胡頭,乃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沐浴,轉除罪障。”以金剛力士之威勢來驅逐邪神、佑護來年五谷豐登和平安吉祥。唐時,臘日這天帝王要召群臣賜食口脂、臘脂,謂之“賜臘”。宋熙寧以后,宮廷之內亦有臘日賜君臣口脂、面藥之禮。至于臘八粥的來歷,與一則佛教傳說有關。傳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絕欲苦行六載,并因此而變得形銷骨立,體虛神衰。某日,到尼連禪河沐浴后,餓昏倒地。以雜糧摻野果,用清泉煮粥,釋迦牟尼喝完粥后,恢復了體力,在菩提樹下苦思靜修,并終于在我國農歷十二月初八這天覺悟正法,得道成佛。后來,佛家便定此日為“佛成道日”,并在每年的這天,舉行盛大的法會以示紀念。

    在過去,臘八節(jié)也是春節(jié)的序幕,從這一天起,許多人家就開始忙于殺豬、打豆腐、腌制臘肉、采購年貨,使年的氣氛變得日漸濃厚;而現(xiàn)在的臘八節(jié)已經沒有了最初的那些敬神貢佛、祭祖逐疫迷信色彩,流傳的節(jié)俗一般也僅有喝臘八粥這一項了。(原標題:臘八節(ji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01-17 作者:劉書龍
0
下一條:臘八名稱的來源上一條:圣公項橐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