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民間傳說:白牡丹乃唐朝洛陽一被斬女子所變......
故事:話說大唐以洛陽為東都,當時的皇家園林、私人宅第、街巷里坊都廣植牡丹,遍布花廊。每至陽春四月,牡丹競放,萬人空巷。“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當白居易這樣描寫賞花盛況時,而老百姓也用口頭文學,編排著牡丹故事。
當時洛陽有一種白牡丹,花形如滿月,碩大而皎潔。那白色的花瓣,陽光下雪白,月光下銀白,純潔冷艷,濃香馥郁。——你道這白牡丹由何而來?她是一女子變的!當時洛陽城有一個雜貨鋪,掌柜的姓肖,已經六十開外了。他的老伴兒先他離世,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名叫貞子,十六七歲年紀,面容俊秀,十分美麗。有一年肖掌柜生了重病,怎么也治不好,他怕活不長久了,可是膝下無男,家業沒人繼承,不知道怎么辦。他家有一個打工的,名叫王成,是洛陽附近鄉下人。這小伙子腿勤、手勤、很會辦事,對他這個掌柜也算孝敬。肖掌柜看著王成,突然有了主意:對!讓王成招贅我家,當一個上門女婿,與貞子同繼家產,豈不是件好事!
和貞子一商量,她居然點頭同意了。原來她素日對王成就有好感。肖掌柜這才把王成叫到跟前,把話說明了。王成一聽,很驚訝:如此漂亮的貞子,能當自己的媳婦么?這種事情,真是連做夢都不敢想啊。可他看掌柜是真心實意,就答應了。于是,王成和貞子拜堂成親,結為夫婦。
不久肖掌柜去世,雜貨店就由王成經營,他忙里忙外,累得夠嗆。但即使這樣,他對妻子貞子也是體貼入微,小兩口恩恩愛愛,日子過得滋潤,生意越做越大。但生意做大了,人手就不夠了,貞子只好到門市上幫忙,這樣一來,家里頭缺了個燒火燎灶的傭人。王成就和貞子商量:“咱找個傭人吧?也好操持個家務。免得你太勞累了。”貞子說:“我喜歡鄉下人樸實心誠,就雇個鄉下人吧。”王成的腦子活泛,他一聽妻子說要找個鄉下人,馬上想到了自己的老娘,想讓老娘得到這個崗位。
原來王成十四歲時,死了爹爹,家里沒田耕種,單靠母親紡花織布難以糊口,他就到洛陽城找活干。當時他穿得破爛,像個叫花子,到處應聘,人家都不要他。一天,他來到肖掌柜的雜貨鋪,請求留下,情急之中說自己是個孤兒,沒爹沒媽,只圖有碗飯吃就行了。肖掌柜很同情他,就把他留下了。
多少年過來了,連街坊鄰居都知道他無爹無娘,如果這時候把話說透,說自己還有一個老娘,那不等于自揭老底,暴露自己不誠實嗎?他正在犯愁,不料老娘正好有事來找他。他把老娘領到店里,剛把自己招贅的事兒說完,貞子就從后面倉庫出來,問道:“這是誰呀?”王成靈機一動,順口說:“這是鄉親王媽,進城來找活干。”貞子說:“既是鄉親,想必走得饑渴,待會兒到家里吃飯,我先回去準備了。”
貞子走后,老娘就問王成:“為啥稱我‘王媽’?”他這才把當初應聘時說謊的事情說了。老娘聽后,并不怪他,說:“兒啦兒啦,俗話說 ‘錢難掙,屎難吃’,娘知道你出來掙錢不容易?梢院笤僖膊荒苷f慌了!”王成說:“老娘啊,您有所不知!只要說了一次謊,就得照著這個謊一直說下去。多年來,我為了圓住這件事,不知撒了多少謊!這不?如今家里需要一個幫手,這是個機會,咱們還得瞞著,不叫貞子看出來!”
解讀:上面故事中,出現了4個人物,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貞子的丈夫“王城”,諧音“王城”,代表“洛陽”。“貞子”象征堅貞。后來的故事證明,貞子在丈夫自殺后很堅貞,死后變為白牡丹,印證了白牡丹的純潔無瑕。但故事里卻說王成是個上門女婿,是鄉下人,那他怎么能代表洛陽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查有關牡丹的史料。終于發現,在宋人歐陽修寫的《洛陽牡丹記》中,列舉的唐朝牡丹品種只有兩個,一為“軍容紫”,一為“潛溪緋”,遺憾的是這兩種牡丹都不在白色系牡丹行列。但民間傳說并非空穴來風,所以我想唐朝的洛陽,很可能已經有了白牡丹,但屬野生的,生長在洛陽附近山嶺上。所以王成才招贅來當上門女婿,這等于接種培育。如此一來,他的與貞子結婚融為一體,孕育出新的生命,是可以說的過去的。而那個肖掌
柜,很可能是培育白牡丹的花工。
故事:話說王成的老娘聽了兒子的話,覺得有道理:如果來當傭人,既能拿到傭金,還能看到兒子兒媳婦,挺好的,就答應了。于是老娘就留下了,每天燒火、做飯、洗衣服,雜七雜八,什么活都干。她生怕貞子累著,總是搶過貞子手中的活兒,不讓兒媳婦勞累。貞子自小沒了娘,忽有王媽這等呵護,真像重逢老母一般,就把“王媽”當親人看了。兩人很親近,可時間一長,老太太就想:她還蒙在鼓里呢,不知我是她親婆婆,不如給她挑明!于是言語之間,便有了暗示。
貞子是聰明人,慢慢覺得這個“王媽”,不像非親非故之人,是不是與自己的丈夫有啥關聯呢?是不是自己婆婆呢?若真是婆婆,我把她當傭人,豈不惹人笑話!但丈夫為啥不講呢?其中必有難言之隱,她決定試探一下。
這天,王成出門辦事去了。貞子就叫“王媽”炒了幾個菜,說是請幾位鄰居大娘吃飯。客人到齊了,貞子把王媽叫到席前,說:“媽,過去我不知道,今兒才聽您兒子說您是她親娘。真是慢待您老人家啦!”說著就攙“王媽”坐上席。
這是貞子想出來的辨別方法:如果是婆婆,就敢坐上席;如果是傭人,就不敢坐上席。“王媽”還真以為兒子把什么都說了呢,就哈哈一笑,坐了上席。
果然是婆婆!貞子大驚,想起平時自己以主子身份,使喚婆婆干這干那,一時羞愧難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哭著說:“媽媽,你看這算怎么回事。∧欢R我忤逆不孝,我可怎么辦呀!”婆婆一聽,趕忙把兒媳婦攙起來,說“可別這么說,都怨我兒子當初說了謊!”就在這時候,王成從來面回來了。一看老娘端端正正坐在上席,還以為老娘忍不住,把事情挑明了,把貞子氣哭了。趕緊上來拉老娘往外走。不料他老娘看到他,想起前因后果,氣不打一處來,打了他一耳光。罵道:“你媳婦既然知我是誰了,你還隱瞞個啥?你這個不懂事的東西,還沒你媳婦孝順哩!”
王城當眾挨打,臉上掛不住,想:“今天這事情弄的!妻子、老娘都很生氣,惹出如此結局,根子都在自己身上,這事傳揚出去,我還有啥面目開雜貨鋪當掌柜?”于是就跳了洛河,自殺了。
大禍釀成,滿城皆知。尤其是洛陽商界,議論紛紛。家里剩下兩個寡婦了,一些個孟浪子弟,有事沒事就來雜貨鋪調戲貞子。婆婆勸說貞子:“你還年輕,再招個女婿上門吧,家里沒個男人支撐,怕是不行......”貞子聽了流下淚來:“媽,從今以后,你就是我的親娘!咱兩個苦命相連,你年輕時就守寡,不也熬過來了嗎?我要守著您!決不再嫁,今后休提婚姻事,咱們好好過日子吧。”
好一個剛強的貞子!婆婆聽了很感動,兩人抱在一起大哭一場?捱^之后,各自歇息?善牌艧o論如何睡不著。她想:貞子這孩子心好,還這么年輕,應該有個女婿疼她愛她。都怨我這個老不死的,拖累了人家。于是悄悄起床喝了毒藥,自盡了。
解讀:上面這一段故事,悲劇大幕拉開了。但你可知:
故事安排讓王成和他老娘死,并不是終極目的,終極目的是讓貞子死!她死了,才好變成白牡丹。向來民間故事敘事方式,都是一環套一環,最后都套好了,故事也就好收場了。我去了查資料,得知:洛陽目前的白色牡丹,已經達到80多個品種,從古到今培育這些牡丹,歷代花工都要付出了很多心血,甚至付出生命。故事中的那兩個人物,都是不正常的死亡,這是隱喻白牡丹的誕生非常艱難,很多花工為她做出了犧牲。
故事:好家伙!貞子的婆婆一死,洛陽城又爆出一個大新聞,人們議論得更歡了,有人替貞子發愁,說看她以后的日子可咋過!有人卻懷疑她丈夫剛剛自殺,婆婆又服毒死了。是不是她害的?是不是她在外面有了相好,怕婆婆發現,把毒藥放到婆婆碗里了...... 這些議論對貞子很不利,她索性關了雜貨鋪,閉門不出。
可這個街面上有個無賴,曾調戲過貞子,被貞子當眾責罵過,所以記恨在心。他暗中串通幾個與肖家有仇的生意人,聯名寫了一張狀子, 把貞子告到了縣衙。
縣令是昏官,他看狀子上寫得有鼻子有眼的,就一拍驚堂木,大聲喝道:“大膽民婦,把丈夫氣得跳河,又毒死婆婆,罪不容赦!來人呀!還不快快招認!”貞子大大呼冤枉,說我與婆婆相依為命,親如母女,怎會毒死婆婆!我沒有罪!
縣令怒道:“大膽民婦!不用重刑,怎肯招認!給我用刑!”可憐的貞子,細皮嫩肉,哪里經得住多種酷刑,結果苦打成召,被判了個死罪。
行刑這天,貞子頸后插著亡命旗,走向刑場。一街兩行全是圍觀之人,她對街坊鄰居說:“我死之后,有可憐我這苦命女子的,就把我的尸首埋在邙山上,九泉之下不忘大恩!”說完這些,刑場已近,貞子好不悲愴!她仰面大呼道:“天哪,我是冤枉的!老天你若公平,就睜眼瞧著,給我個驗證!我貞子如果害死丈夫和婆婆,就讓我死后變成一棵臭椿樹,長在我墳上,好叫路過的人,往臭椿上吐唾沫;如果我對婆婆是孝敬的,對丈夫是忠誠的,讓我死后變成一棵牡丹樹,開白色花,潔白如玉,以證明我的清白!
街坊鄰居埋葬了貞子。一年之后,她的墳上果然長出一棵牡丹樹,開白花。大家見了,都說。看!貞子是被屈死的!她變成了白牡丹。
解讀:故事的結局有點悲慘,年輕美麗忠貞善良的貞子被處死了!但她的精神不死,變成了純潔的白牡丹,年年開花,嬌艷美麗。民間故事的特點,是在故事進程上轉折快,尤其喜歡引導人們在情感跌宕中大悲大喜,但到最后還是要給大家一個安慰——即讓好人有好報。貞子雖然冤死了,但她變成的白牡丹,繁衍后代,品種很多,蔚為大觀,使我們感到了寬慰。 (原標題:人間白牡丹 花中竇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