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商丘發(fā)現名妓李香君后人存爭議 墓地系新修

2013/7/2 15:51:46 點擊數: 【字體:


商丘發(fā)現名妓李香君后人存爭議 墓地系新修

壯悔堂據傳是侯方域壯年治學及與李香君共同生活的地方。

  □記者路六居文首席記者張鴻飛圖

  核心提示

  4月11日,國內一些著名網站紛紛登載《揚子晚報》的一條消息:《河南商丘發(fā)現秦淮名妓李香君200后人》,使300多年前的河南才子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而據清初戲劇家孔尚任創(chuàng)作的《桃花扇》以及一些史料記載,或說李香君在南京棲霞寺出家為道士,死后就葬在棲霞山;或說李香君懷著對侯郎的思念,因病死于蘇州。

  李香君是否真如《河南商丘發(fā)現秦淮名妓李香君200后人》一文中所報道的,當年跟隨侯方域回到河南商丘老家?是否真的在商丘生下一子并現有后人200多人?4月15日,本報記者趕赴商丘采訪。

  李香君墓成一景

  4月15日上午,記者驅車從連霍高速商丘站下來,向出口處的一位女收費員打聽李香君墓,她手指著西南方向,“到路河鎮(zhèn)后,你問李姬園,都知道李香君的墓。”

  從商周公路拐到一條鄉(xiāng)間小路,約莫一公里的路程,記者看到距小路不遠處堆著一個圓形的墓,墓前豎著一塊墓碑,上寫“李香君之墓”。距此墓幾十米遠,住著幾戶人家,看到記者拍照,一位姓蔣的大嫂抱著孩子走了過來,很是熱情地當起了“導游”。

  “這幾年,經常有人來參觀,前段時間,還有電視臺的來這里拍過。”她說,現在的李香君墓是幾年前文化部門重新修建的,同時還立了墓碑。雖說她居住的這個村子叫李姬園村,但村子里并沒有姓李的,姓氏主要是蔣、王。她聽老一輩人講,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人曾把李香君墓挖開過,目的是找李香君與侯方域的定情物“桃花扇”,可沒有找到。解放后,聽說又被生產大隊派人挖開過,除了金戒指賣到銀行換錢給大隊買了一口鐵鍋外,里面還有頭骨,很孝很圓,與傳說中的李香君“小巧玲瓏”很接近。后來,不知誰又弄了個墳頭,比現在的墓小多了。

  在李姬園村村頭,提起侯方域,幾位老年人笑著說:“咋會不知道,商丘的侯才子,與李香君好,戲文上都這么說。”至于本村為何會有一個李香君墓,均搖頭表示不知,更不知道這對才子佳人還有后人,現住哪里。

  香君“后人”在何方

  據報道,披露李香君有后人的是《秦淮名艷李香君》一書的作者之一、原安徽省滁州市文聯主席吳騰凰,他和另外一位作者史揮戈經多年潛心研究及深入探訪考察發(fā)現,當年,侯方域在棲霞山尋到李香君。經過商議,兩人攜手回到商丘侯府,李香君隱瞞歌妓身份,以吳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住進侯府西園翡翠樓。

  不過,天有不測風云,侯方域的父親,曾做過明崇禎朝戶部尚書的侯恂,在1652年知道李香君秦淮歌妓的真實身份后,怒不可遏,當即命令李香君搬出翡翠樓,后經人講情,才勉強同意讓她住到離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園——打雞園。此時,李香君已懷有身孕,并于1653年春,在打雞園生下一個兒子,因為自己是下九流,身份低賤,孩子只能隨自己姓李。產子幾個月后,李香君便含恨離開人間,終年30歲。侯方域在痛苦與內疚中,把李香君埋在村東頭,也就是現在的李姬園村,并立碑撰聯:卿含恨而死,夫慚愧終生。而李香君所生的那個兒子,原先一直住在打雞園,后來搬遷到離侯府南園一里路的侯宅——雪苑村居住,并繁衍子孫。

  采訪中,對于報道中所說的雪苑村,李姬園村的村民都說從未聽說過。無奈,記者電話聯系上了吳騰凰,被告知李香君的后人現住在大元子村,該村80歲的李守堂老人曾承認住在大元子村的200多名姓李的都是李香君的后人。

  隨后,記者來到大元子村,該村距李姬園村的直線距離有一公里左右。在村頭,當記者問一位在麥田里忙碌的婦女是不是李香君的后人時,她說:“是哩,侯才子與李香君的后人。”可當記者追問她是怎么知道的,她才說:“我不姓李,我姓張,俺當家的姓李,我也是聽說的,前陣子有人來俺村,說俺村姓李的都是李香君的后人。”

  拿出族譜來否認

  幾經周折,記者見到了大元子村63歲的李春彥,他說,大元子村有兩大姓,一姓李,有300多人,大概是100多年前從馬莊遷過來的,李家的祖墳還在距該村不遠的馬莊,再往前推的話,他們的祖輩一直住在距該村10多公里外的小李莊。另一姓是侯,據說是從虞城搬過來的。

  說著,他翻騰了好大會兒,才從一個柜子里找出一個紅布袋子,掏出一厚摞“李氏族譜再續(xù)”。他介紹,這本族譜大概是20多年前續(xù)的,是李氏15世“敬”字輩所續(xù),也就是他的爺爺輩續(xù)的族譜。但記者翻閱這本族譜,并未講述大元子村的李姓祖先是何人、從何而來。

  “說我們是李香君的后人,這事兒我知道,好像是七八年前,就來過幾個人到我們村了解情況,我當時也在場,我們村87歲的李敬柱講,他沒有聽說過此事,他兩年前已經去世。”李春彥說。

  接著,記者又見到了吳騰凰所提及的李守堂老人,他看上去精神很好,盡管已經80歲了,仍是眼不花,耳不聾。

  “前不久,確實有人來問我,俺村姓李的是不是李香君的后人,我當時就說我不知道,知道的我就說,不知道我不能瞎說。”李守堂一邊吸煙一邊說。

  而據吳騰凰講,李守堂曾當著江蘇教育電視臺記者的鏡頭承認他們是李香君的后人,之所以不愿再說,估計是有顧慮,畢竟李香君是一代歌妓,承認是她的后代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他在商丘采訪時,一些村民就譏諷大元子村的李姓村民“不姓爸爸的姓,卻姓他*的姓”。據他了解,大元子村的村民還到李香君墓燒過紙。

  壯悔堂里有“香君”

  從大元子村出來,記者來到商丘市睢陽區(qū)劉隅首東一街,這里有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壯悔堂,是明末才子侯方域壯年著書處。據記載,侯方域自幼敏慧多才,21歲時來到燈紅酒綠、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開始涉足風月場所,并經友人楊龍友的介紹,在媚香樓與名噪一時的歌妓李香君一見鐘情。明朝滅亡后,35歲的侯方域回到老家,回想自己到了壯年仍一事無成,悔恨不已,遂把自己的住宅題名為壯悔堂,并在此致力于研究學問。

  在壯悔堂里,除了題有“翡翠樓”的2樓上有李香君的住室外,還有多處提到李香君:“壯悔堂原有東、西主樓,三樓相配,東樓為翡翠樓,為侯方域原配夫人常氏住室,西樓名曰香君樓,是李香君的住室。”

  就在記者參觀壯悔堂之際,商丘導游郭平帶著一批安徽游客開始講解,當她講到李香君時,一位男游客笑著問:“網上不是說,李香君與侯方域有個兒子,現在還有200多個后人在商丘嗎?”郭平回答:“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李香君就沒有后人。”事后,郭平告訴記者,從史書記載上看,古代的妓女或歌妓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是一種令家族蒙羞的行為,一般都沒有了生育能力,李香君又何來后人?

  香君有后人存爭議

  據了解,史書上并未記載李香君與侯方域生有一個兒子。那么,吳騰凰又是如何知道李香君有后的?

  吳騰凰的說法是他首先從商丘市睢陽區(qū)原文聯主席尚奇興處獲知,然后,經過旁征博引,證明南京棲霞山李香君墓并非真的,歷史上的李香君實際玉殞于河南,她的后裔至今依然在河南商丘生活,還有200多后人,并與史揮戈合著《秦淮名艷李香君》。

  4月16日上午,記者采訪了已經退休的尚奇興。據他講,他一直致力于李香君的研究,并寫有《香君恨》、《桃花扇后傳》電影、電視劇本。1982年,商丘一位80多歲的郝心佛老人找到他,想通過口述的方式讓他整理一些往事。這位老人曾是馮玉祥的部下,官居少校,其家族與侯方域以及侯方域的親家陳家私交很好,從與這兩家的交往中,獲知李香君曾與侯方域生有一個兒子,由于李香君是歌妓,所生兒子不能進入族譜,只能口傳,并代代傳了下來。

  “我當時也是半信半疑,后來通過查找資料和到大元子村實地采訪,才相信這是真的。”尚奇興說,在《侯方域文集》里,有兩篇文稿也能佐證此事,一是“為吳氏禱子疏”,說的是侯方域很希望與李香君有個兒子,好老有所依,就到蔡烈女祠澄禱告,其中的“吳氏”是指李香君。二是《寄家書賦絕句三首》中的一首:“送別西苑翡翠樓,開帆十月到蘇州;為君寄信楓橋巷,丘嫂迎門已白頭。”侯方域的大老婆是常氏,商丘本地人,而李香君的家在蘇州,說明這首詩是寫給李香君的,而且李香君的老家起碼還有兩個哥哥,“丘嫂”是“大嫂”的意思。

  對于尚奇興與吳騰凰的說法,江蘇省南通大學文學院古籍研究所所長、教授王樹林并不贊同,他原籍商丘,曾在商丘師范學院工作過。他認為,沒有史料記載李香君葬于商丘李姬園村。據他了解,建國初期,當地的文化人士在此封了個墳,稱是李香君墓,至于被盜過一說,并不是香君墓,而是李姬園村侯家的墳地,一些盜墓賊來此盜墓也屬正常。再者,侯氏這一門在商丘是一個大家族,侯方域的父親曾官居戶部尚書,如此家族的族譜不可能不把李香君所生兒子列進去,即使她是一個妾,不便寫的話,也會注明“妾出”,可事實上李香君及所謂的兒子并未在冊。

  “李香君到底來沒來過商丘還是一個謎,我認為是不會來的。”王樹林說,侯方域詩文中提到的“吳氏”并非李香君,而他的確有一個妾姓吳。(原標題:商丘發(fā)現名妓李香君后人存爭議 墓地系新修)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 2008-04-19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商丘侯方域故居壯悔堂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